花了好几个可以静下心来的时段,读完了那本《武汉女孩阿念日记》。这是本看起来并不高深的书,日记嘛!记录生活和感受,都是碎碎念而已。
为什么要读日记?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执拗于读书和写作这些事上,总觉得自己是喜欢读书写作的,2019年开始在简书上日更,坚持了3个多月。偶然在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中看到一个观点:“没有营养的日记输出是不能提升写作水平的。”我有点尽信书的不自信,后来就在写作日更这件事上断断续续了。去年疫情期间,我在家看了本组织心理学方面的书《真相与错觉——我们为什么不够有自知之明,又该如何认清自己》,书里旗帜鲜明的表示日记是不能帮助我们有自知之明的。这之后,我对读书和写作纠结的不得了,想一鸣惊人,又不大相信慢慢来能获得迭代,停下的这段时间,其实什么都没有得到。事实上,那本《真相与错觉》也不过豆瓣6.5分而已。
纠结的我,看到了《武汉女孩阿念日记》,就借回来看看,人家是怎么写日记,还把日记出版了的?
这本书能出版,也是因为武汉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武汉人阿念她亲历了确诊住进方舱医院,后转到火神山医院陪伴外婆与病魔抗争,最终目睹外婆死于新冠的全过程。但亲历者千千万,留下日记并能出版的并不多。
撇开客观因素,阿念本身就是喜欢写点东西,随时记录的人。刚开始她跟我有一样的担心,觉得自己文笔稚嫩,需要再磨练磨练才能更好的记录。但这种担心败给了对遗忘的恐惧,不知道文笔啥时候能磨练得出来,脑中对于那段经历的记忆、当时的感受,已经逐渐在遗忘了。在遗忘之前记录下来,就是有价值的。
我在读《阿念日记》的时候,好几段都哽咽、流泪,只有日记的细碎,才能真实还原当时的场景和心理活动,也揭示人性的不完美。外婆病危,爸爸妈妈为阿念是否前往火神山医院陪护产生了激烈的争执,爸爸反对阿念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去换90多岁老人的生命?这是面对未知病毒最本能的自私的爱呀!阿念遇到了很多病友,有的阿姨刚开始并不好相处,她把人与人之间初识时的防备描述的那样真实、亲切。4月,武汉解封,阿念回到家中,看似波澜不惊、平静如水,内心实则暗流汹涌,他们都在遭受着创伤后的心理问题。
真实记录的每个片段,都是有价值的。说回我自己,为什么我即便断断续续,坚持着读书和写作这两件事。或许,是天生的的喜欢吧!小时候语文就特别好,我总会在语文课上积累高光时刻,即便考试有一城一池的得失,我也坚信,阅读、表达是我非常擅长的事。人们创造了不同的表达方式,画、文字、音乐,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是一件幸福的事。
乔治·奥威尔的杂文集《我为什么要写作》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在开始写我的第一本小说前我是很少写作的,但是我一直知道我会成为一个小说家,我很多次去打断这个想法,但它不断地冒出来提醒我,我将会成为一个小说家。后面人们问我的时候,问我为什么我的写作技巧如此高超,我回忆我前面几十年的生活,我习惯于将生活的每一个场景转化为文字。”
乔治·奥威尔的经历其实揭示了表达能力可以通过把场景(图画)转化为文字、文字转化为图画的训练来得到日益提高。我回想自己过往的岁月,或许没有乔治·奥威尔那么厉害,但确实,很多时刻我的脑中也会有这样的转化。
所以放平心态,对于读书、写作这件事,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最后吐槽一下我的读书习惯,尽管知道了二八法则,我还是改不掉不弃书的习惯,会坚持读完全本,所以看起来效率就不是那么高。或许三十多岁的我还处于积累阶段,谈不上用那些高效的读书法,直接抽取对自己有用的片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