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日学习《传习录》十五【陆澄录】。开篇讲到,陆澄先生收到儿子病危消息,思绪烦乱,难以承受,此为人之常情。阳明先生语出经典:“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时时事事致得良知。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的做到才难能可贵。平时的做到都是理所当然,唯有遇到人生磨炼时的做到,才彰显出人性的伟大。写到此处,我突然脑洞大开,这不就是在引领我提升格局吗?
遇到人生中突发大事件,才是真正磨炼我们的心性之时。一旦被私情蒙蔽,良知便无法呈现。《大学》中讲到:“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即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但悲喜过度,或者有所不及,忘了良知,此便已不是心之本体。如此种种,就有点过头儿了。
《孝经》讲:“毁不灭性”。即亲人过世时,不可过度哀伤、悲痛,以至于丧失了我们的本性。无论发生什么,我们的心之本体不增不减,区分开私情的发用与良知的发用。
当我们真正面对人生颠簸时,按照良知去做,该面对就面对,该放下的就放下,而不是掉在情绪里出不来。
先生引用《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一切做到恰到好处,达到“未发之中”的境界。“未发之‘中’的‘中’”,即为天理和良知。“发而皆中节”只是良知的发用,“未发之中”即我们的心之本体。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没有多少人的人生顺风顺水,首先面临的是生老病死。奈何!我们都是一介凡人,摆脱不了亲人间生死离别之痛。
22岁那年,正直我的同龄人忙着谈恋爱,忙着谈婚论嫁时,我的父母却遭遇了天塌地陷之灾。白发人送黑发人,送走了我的哥哥,从此阴阳两隔。对于父母,这是剜心之痛。
隔年,我担当起为父母养老送终的重任。从此守候在父母身旁。哪知,屋漏偏逢连夜雨。我遭遇婚姻不顺,曾经我一度为爱走天涯,一切都是徒劳。虽说快刀斩乱麻,却耗费了我八年的青春。爱过、恨过、无助过、歇斯底里过。回首来时路,如过眼云烟……
没有女人的家庭不叫家,没有男人遮风挡雨,替我一起扛起家庭重担的日子,也叫苦。直到有一天,遇见现在的爱人,这位等了我十年之久的男人,时时事事呵护我,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为我着想,这样的男人值得我托付终身,值得我珍惜一辈子。
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腿脚不再灵活,眼睛、耳朵不再灵光。我不止一次在心里问自己:如果有一天,父母离我而去,我将要怎么面对?能不能接受得了事实?
应该感谢阳明、陆澄先生,为我的人生提前上了具体的一课。从当下开始,让自己有勇气面对生老病死,始终有一天,亲人会离我而去。
读家书,听点评责善分享感悟
读风华的家书,让我感受到了她巨大的变化。《欢乐颂》女主角安迪的房间,整整一面墙都是书籍,谈吐不凡,气质不俗;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老师同样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著称。爱读书的女性气质里透漏出高贵典雅,爱学习的女性同样可以与读书人相媲美。为我们家风华的担当与付出,以及积极学习的高贵精神点赞。
听赵老师点评责善,能感受到为了迎接这一刻的到来,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把推送的十篇优秀功课都认真阅读,提取其精华,一一做出点评。感恩老师的点评责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