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名字的得来,竟然是因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
黄歇是楚国的世家子弟,曾经陪着还是太子的楚考烈王一起到秦国当人质。后来楚考烈王的老爹病重,秦国想把太子给扣下,不让他回去。
黄歇急中生智,让太子乔装成车夫,偷偷溜出秦境,并顺利回国继承王位。
当时秦国的国君是昭襄王,知道是黄歇帮助太子溜走,气炸了,想让黄歇自杀,还是在丞相范雎的劝说下,才放了黄歇。
黄歇回到楚国,就当了考烈王的宰相。
公元前241年,第四次合纵攻秦失败后,楚国把都城从陈迁到了寿春,黄歇当时把自己受封的淮北之地,献还给了楚国政府,作为寿春的屏障。
考烈王一想,不能让人家白给地呀,得有来有往嘛。于是,又把江东之地,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上海一带,封给了黄歇。
春申君得了新的封地,就把原来吴王夫差留下的宫殿,好好地捯饬了一番,当做自己的别墅。
又在今天的上海一带,疏浚了松江。于是,大家给松江的下游,起了个新名字,叫“黄歇浦”。而“黄歇浦”这三个字,一代一代传下来,慢慢变成了今天的“黄浦江”。
如今,距离春申君黄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多少政治军事上的成就,都已经淹没在了历史里。但是,黄歇疏浚黄浦江,为地方建设做出的贡献,却超越了时间局限,成为“永久性”的成果。
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