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菌种是一种资源,不论是从自然界直接分离到的野生型菌株,还是经过人工方法选育出来的优良变异菌株或基因工程菌株,都是重要的生物资源。虽然在菌种选育过程中进行了分离纯化,但是,由于微生物具有易变异这一特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和保藏过程中菌种仍会不断地发生变异,使原来的菌种变得不纯,甚至可能引起菌种的衰退,而不利于生产。(出自《水处理生物学》第六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138~139)
2. 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我之前了解过菌种的保藏知识,知道了菌种的活性会受食物数量,环境温度,细菌总数等 影响,所以我认为菌种在生产和保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多是活性降低,会出现菌种死亡的情况。变异这一概念在我之前的观念中一直是一个长期发展而导致的结果,它的前提是经历漫长的时间。在了解到菌种的退化现象后我才发现变异需要的不是时间而是迭代次数,细菌虽然大多寿命较短,但它们却拥有极强的繁衍能力,在DNA大量快速复制过程中,如果出现某些基因的差错突变就会发生,故繁殖代数越多,突变体的出现也越多。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我之前的想法只是基于自己的学识程度做出判断,没有仔细严谨地考究过。在认识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知识需要根据自己的学历提升慢慢补充调整,很多时候同一个概念在高中和大学的解释会完全不同。所以在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时,我应该在已有资料或他人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询问相关人士或者资料查询来获得更确切更完整的了解,而不是满足于所在阶段获取的内容不再进行更新补充。
4.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突变是指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核酸的结构发生了突然而稳定的变化,突变可导致微生物的某些性状发生遗传性变异。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是指一个基因内部由于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的置换、缺失或插入而引起的突变,其涉及的变化范围很小,所以又称为点突变。染色体畸变是指大段染色体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即较大范围内遗传物质结构的改变。(出自百度百科)无论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畸变都和繁衍过程中基因的差错有关,而出错与否和繁衍代数密切相关,这是一个概率问题。所以时间只是突变的表因而不是内因,如果我在学习突变时有过这样深入的了解,我就不会把时间当作突变的必要条件,在学习菌种保藏时我就会联想到突变的可能性。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在水处理的生产实际中,细菌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在菌种保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菌种变异尤为重要。菌种的变异主要发生在微生物旺盛生长繁殖过程中。因此必须创造一种环境,使细菌处于新陈代谢最低水平,生长繁殖处于最不活泼状态。常用的方法有冻干保藏法、深低温保藏法、液氮保存法、矿油封藏法、固体曲保藏法、砂土管保藏法、琼脂穿刺保藏法等。日常工作中,常选用4℃冰箱进行短时间的菌种保藏。但是,液氮超低温保藏法和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需要良好的设备及技术,投入过高,不能广泛应用于生产; 其他方法虽然简单、廉价,但占据的保藏空间较大,且由于转管次数过多,变异的可能性增大,极易造成菌种退化,给生产带来损失。因此,探讨高效廉价、操作简单的菌种保藏方式非常必要,从而获得更加科学和实用的结果。
202121135073
胡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