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我学习到了水生植物的分类、分布特点和功能差异的相关知识。
2.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在之前我对水生植物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认为长在水里的就属于水生植物,在之前的反思报告中有写到有关水生植物净水的相关内容,在那里初步接触了挺水植物,知道太湖正在通过重建或恢复以挺水植物为主的湖滨带来防止面源污染;除此之外,我还对一些藻类有一定了解,但是细化到藻类在水生植物的分类并无了解。在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之后,我知道水生植物分为: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根生植物、沉水植物。而且不同分类的植物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还拥有不同的特点。
3.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我之前的想法只是停留在之前学过的内容之上,但是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和种类有关的知识,但我没有想到分类思想。这次知识点的分类是基于水生植物在水中沿岸带分布位置不同进行分类的,而且基于他们分布位置的不同导致他们的代谢功能也会有所差距,例如沉水植物,由于沉没于水中,阳光的吸收和气体的交换是影响其生长的最大限制因素,其次还有水流的冲击。因此该类植物体的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气腔大而多,有利于气体交换;叶片也多细裂成丝状或条带状,以增加吸收阳光的表面积和减少被水流冲破的风险。我之前对水生植物的净水作用进行过研究,但是对不同的植物在净水方面的效果差异进行了忽视,导致了矛盾的产生,导致了我对植物种类的忽略。因此在以后知识体系的构建上我应该去主动思考不同情景,不同分类标准下会不会导致结果的不同,这样有利于我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上注意一些细节区分,更能做到体系完整。
4.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基于我对水生植物的了解之后,我对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的净水效果也进行了了解,根据四种类别植物所在生活水带的不同,我初步认为,在水中部分较多的植物,因为它呼吸作用的加强以及水中面积更大,我觉得沉水植物的净水效果会更为优异,根据查阅相关文献我发现:4种生态类型的水生植物中,沉水植物具有较强的吸收、净化能力。沉水植物的茎、叶和表皮与根一样都具有吸收作用,且表皮细胞含有叶绿素,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这种结构对水体中营养盐类的吸收降解及对重金属元素的浓缩富集都具有很强的作用。沉水植物还为水体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充足的溶解氧是鱼类等水生动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水生植物大种生态类群中,挺水植物产生的氧气完全释放到空气中,对水体几乎不存在增氧作用: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产生的氧气仅少部分溶于水,只有沉水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完全释放于水中,对水体增氧的贡献率最大。基于沉水植物在水处理情景下优异的效果,在现实水处理中,利用水草对浮游藻类的克制效应来控制藻类增长,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已成为控制和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一种重要生物措施。水草通过与浮游藻类争夺营养、光照等而有效抑制藻类的过量生长,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水质。
5.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在这个知识点的学习过后,我懂得在通过水生植物净水时,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进行组合,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更具体的说,挺水植物种类繁多。其植株相对较为高大,花色艳丽,多用于岸边浅水、湿地各类水景的布置,往往是构成水生植物景观的主体材料,其对水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其他生活型的水生植物种类更强;浮叶植物有独特的构造特点,使其对水面风浪有较强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使它们能够较好地适应多变的水体环境;沉水植物的营养繁殖能力较强,可以通过芽孢、块茎和断枝等器官或组织进行繁殖,繁殖速度快且数量多,对保持种质特性、防止品种退化,以及杂种分离比较有利,而且通过第四问的讨论,沉水植物在净水方面有相对更有效的作用。基于这些不同的特点,我们可选择不同的水生植物及其组合来适应不同的受污染水体。例如:
1、水生大型植物富集氮磷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根部吸收底质中的氮磷,减少污染。沉水植物对滇池草海水体(含底泥)的氮进行去除。
2、藻类、浮萍、石莲花等植物可以大量富集水中的重金属,不过会造成植物死亡,沿食物链沉积。
3、荷花、芦苇、水葱、蒲草等挺水植物也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还具有观赏作用。
除这些例子以外还有更多的组合方式,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从植物的代谢特性、生长环境、生长因素等特点下手。因此了解水生植物在水处理过程中十分关键。我应该在之后的学习中秉承第三问的矛盾解决方法,在之后的学习中构建更完善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