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提到黄永玉,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他嘴叼烟斗,潇洒不羁的模样。一直都以为,他只是位才华横溢的画家,却不知道,按照黄永玉对自己的评价:文学第一,雕塑第二,木刻第三,绘画第四。他是用排在第四的行当,养前面三个爱好。
读黄老的散文集《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让我对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真是个勤奋且真实,幽默又可爱,并且充满悲悯情怀的睿智的老头。
勤奋的老头
巴黎是艺术庙堂的顶峰,也是无数艺术家心向往之的地方。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的话,黄老认为,这应该就是装满蜂蜜的大缸。那藏品的丰富,艺术的浓稠,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耳濡目染,自然能提高鉴赏力和艺术修养水准。但对于专业艺术家来说,珠玉在前,难免令人产生眼高手低之感,先是看不起同辈的作品,乃至于对自己的作品也持怀疑态度,最后干脆束手束脚,不敢动笔。黄老说,这算是掉进蜜缸里淹死了。
对于自己的艺术之路,黄老有着清晰的定位。他认为,自己并非是采蜜的蜜蜂,而是勤奋的小蚂蚁,孤独却不放弃目标。
在意大利翡冷翠,他每天需要全身披挂,背着二十几公斤重的绘画用品来来回回,哪怕是烈日炎炎的盛夏,也绝不中断。饿了,啃几口随身携带的面包;渴了,就喝几口凉水。
这半年时间,黄老完成了40幅油画,八件雕塑和一些零星的画作,比他自己之前计划的要多许多。这并非是件轻松的工作,实则是勤奋的结果。每天画上十多个小时,有时会连烟斗都忘了点,只觉得时间太少。
有时,他将画布平摊在石头地板上,自己就像告地状一样趴在画布上头勾稿。这样的姿势,想来就十分累人,可黄老却沉浸其中,毫不在意。
在画《从巴第亚桥上山》这幅画时,所选的角度恰好在一个交通繁忙、狭窄之极的十字路口,过往的汽车仅离他两英寸距离,为了艺术,黄老真的是太拼了,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
要知道,他当时已近古稀之年,在绝大部分人已经躺平的年龄,黄老依然勤耕不辍。要问动力源自何处,我想应该是对艺术执着的追求。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觉得无聊,认为时间难以打发,那是因为没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像黄老,一直到90多岁了,依然对工作葆有饱满的热情。相比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度过年华呢?
真实的老头
有人曾将黄永玉与齐白石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湖南的两大画家。这事让黄永玉非常恼火,大骂荒唐。他说,这并非是自己的谦虚,因为如果说这是谦虚的话,简直是虚伪了。由此可见,黄永玉的身上,具有求实的真性情。
在被人称作“大师”时,黄老的头脑中常会跳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吴道子、顾恺之、毕加索、张大千等等众多中外大师级人物,他说:“除非我已经狂妄地以为自己的艺术手段可以跟他们平起平坐了,除非我不明白千百年艺术历史的好歹!”
即便已站到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谦逊又低调。他的真实,给人一种接地气的感觉。
可爱的老头
黄永玉曾经养过一只可爱的沙皮狗,给他取名为“佩鲁基诺”(也就是著名画家拉斐尔老师的名字)。不知这狗是因为名字而沾染了艺术家的灵气,抑或它生来就具有艺术细胞,总之,在黄老的眼中,这狗颇具艺术鉴赏力。何以见得呢?黄老说,每次自己画画,它总是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总是摇头,一副失望的模样,默默的走开。
因此,黄老幽默地总结,认为这只狗“眼光太高了,我不该给它取个拉斐尔老师的名字”。这真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哈,也太可爱了,让人不禁莞尔。
还有一件事。有一天,正当黄老在专心写生时,忽然身边一阵骚动。原来,有一位老太太晕倒在地,脸色发绿,旁人都束手无策。当时,他也不知哪来的胆子,使出了当年在劳改农场当“草药组长”的浑身解数,愣是把老太太救活了,收获了无数崇拜和感谢的目光。
为这,他本人也是得意了许久,更不忘调侃道:“我不能和雷锋比,他风格高,做了好事一点都不说出来,只清清楚楚写在日记里。”
能够凭自己的本领,救人于水火之中,这满满的成就感,自然是值得张扬的。这正是黄老的可爱与率真。
黄老年轻时,因为条件有限,租住的隔板房。虽然条件艰苦,也不忘苦中作乐。他说:“隔壁住的朋友是个怕老婆的家伙,一天二十四小时,每颗时间细胞无不浸透了一个‘怕’字,所以使我们每天的见闻十分开心。”
哈哈,这倒让我想起了苏轼调侃好友陈季常的那首诗: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狮吼,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黄老邻居的轶事,与之是否有异曲同工之趣呢?
这真是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苏轼是,黄永玉何尝不是?幽默的性格,随时随地能给内心减压,更益于身心健康。
充满悲悯情怀的老头
在巴黎圣母院边上,有一座纪念馆,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法西斯屠杀的几十万名死者而建的。和一般纪念馆不同的是,那花岗岩的甬道和下行的石阶,让人有种身陷囹圄的压迫感。馆内刻有一句诗:“可以原谅,不能忘记”。
陷入历史沉重感中的黄老则认为,对此种暴行,应该“绝不饶恕,绝不忘记”才对。真性情一览无遗。
对于动物,黄老却给予十分的怜惜。
住在巴黎期间,曾经有一只金丝雀,在黄老一家喝早茶的时候,由窗外飞进来。当时,黄老的第一反应是“关窗,捉起来”,但很快地,内心难免隐约生出一丝隐秘、忏悔的感觉。黄老后来说:“它好像一座小小的会飞翔的忏悔台。”
不由得想到,曾经刷到过的一个短视频:大象一家外出时,象爸爸和妈妈不慎陷入了沼泽地,哪怕用尽全身的力气也难以自拔。这时,小象跑到路边,见到行人便跪地求救。当人们在小象的带领下,看到了生命危在旦夕的大象时,动用了各种办法,花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和精力,最终让大象成功脱险。大象一家的眼里,充满了感激之情。这种神情,令人动容。更没料到的是,时隔一年,当救过大象的人们与这象一家再次偶遇时,大象老远就发出了欢呼声,与人们亲昵嬉戏,场面实在感人。
是呵,由于动物对人类毫不设防的信任,让我们的内心也变得柔软起来。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国籍的艺术大师所受的苦难,黄老总是抱以深深的同情。
莫迪里阿尼勤奋、智慧而贫穷,可是由于肺病英年早逝,而他那美慧的妻子,因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在参加完葬礼的当天就跳楼自杀了。这些令黄老至今想来,依然惆怅不已。
至于天才画家梵高,活着时穷困潦倒,幸好有弟弟,好像专为照顾可怜的哥哥才来到这世上。在黄老看来,梵高活着时寂寂无名,令人哀惋。他唯一一幅卖出去的画,也是弟弟为了安慰哥哥而设计的善意的圈套。又有谁知道,当他去世百年后,突然名声大噪。他的画价,也被炒得如同天文数字,足可以买下当年一万个活梵高。
如今,在梵高故里,每个角落都打着他的旗号,经营各种生意:饭店,咖啡店,百货店,画廊等等。最后,黄老说:“一个人要是出了名,到处都有人与他认同乡。”那淡淡的笔墨,却极具讽刺辛辣意味,更是对天才画家在世时怀才不遇的悲悯情怀。
黄永玉曾有这样一番感言:“信念和正义藏在心头而混迹于五彩缤纷的尘寰。他世故而又孩子似的天真。任何形式的‘教堂’都容不下他。”这是他对爱伦堡意味深长的一生的小结,又何尝不是说的他自己呢?
这个老头,如今虽已消失在时光的尽头,但他的勤奋、真实、可爱、率真,却如一枚别致的印章,烙在了时光深处,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