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前,学校就定了初三的代课老师。和我同在初二语文组的、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年轻教师D,学校没有让她上初三。理由没有明说,但是很明显,她带的6班,语文成绩不理想。
其实,在一块工作一年,可以看到她很努力。虽然刚参加工作,年轻,她很果断地听从老教师的指导,和学生保持距离,不轻易跟学生打成一片。为了课堂纪律,也拿起来戒尺,只是只会敲打在讲桌上。课后牺牲个人时间,在教室门口给学生一一过关。
在本职工作方面,刚参加工作第一年,就参加了县教育局牵头成立的名师工作室,还屡次承担学校及教育局分发下来的公开课任务。每次教研,都主动先说出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讲课思路,让老教师提出意见,显然是提前备课。
虽然很努力,但工作了两年,对学生恪尽职守,依然得不到学校的肯定。内心失落是必然的。她说,考前复习,从这个班转到那个班,学生坐得七零八落,两三个聚在一起,要么闲谈,要么走神,只有个别学生在认真落实。提醒了这个,那边又开始了,说了那个,这边又闹了,就像打地鼠一样,不断地去提醒。感觉心累。也讲过道理,也留过他们堂,可仍换不来他们的懂事。
还有语文这门课,俗称“橡皮课”。学生下功夫学,也没有见成绩好多少。不学,也差不了什么。所以学生愿意认真研究的少之又少。再加上语文本身就不像理科,丁是丁卯是卯那么确定。很多时候意思对就可以,表达形式却是多样的。有时候这样那样都行,而有时候就非得这样才对。而学生不愿意深思其中的区别,所有的理解就依赖于老师给的模板。让语文老师很无奈。这也是她苦恼的原因。
我劝她别想太多,尽力就好。一次的代课调整,并不是不认可你,这级学生就是不好管,需要老教师去“镇压”。但这话的效果几乎没有。
“我还这样年轻,难道就这样“躺平”?”她眼睛看向远方,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