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43,12-10-2,告子章句下10-2》
【"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
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
今天是丁酉年癸丑月甲辰日,冬月廿六,2018年1月12日星期五。
陶,是烧制瓦器的工匠。
朝食叫饔,夕食叫飧。这种将每一个仪式逐一命名的现象,首先特别有意思,其次则是一种归纳不足的体现,也是一个课题,暂且按下不表。
上一节,白圭提出二十取一的税率主张,孟子认为不可,指出这是貉国的方法,即北方游牧地区的方法,不适合中国国情。貉,音陌,mo4。
这一节孟子详解两者区别所在。
首先孟子反问一句:"治国必要收税,就像器具必要用陶工一样。那么请问,一个万室之国,人口众多,器物的需求旺盛,却只安排一位陶工供应万家,您觉得可行吗?
白圭何等人物啊,他可是不世出的商业奇才啊,一听就明白过来了。
他说,我明白了,这是不可行的。万家的需求,由一人供应,等于是以有限的力量应对无穷的需求,怎么能实现满足需求的目的呢?既然一个陶工无力供应万室之需,以此类推,二十取一也不能实现治理的目的。我想错了。
孟子进一步道破背后的原因,孟子说,为什么我说二十取一是貉国之道呢?因为在貉国实行二十取一是可行的,但也只有在貉国是可行的,换一个地方就又不具有可行性,这就好像是为貉国专门定制的一样,所以我说二十取一是貉国家之道。
那么,二十取一的税率,为什么在貉国可行,在中国就不可行呢?
貉国地处北方高原地区,气候寒冷,五谷之中,只有耐寒的黍米可以生长,物产贫薄,没有余力余产用于缴纳更高的税赋,而相应的,他们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居处无常,过着游牧生活,不存在定居社会的相关设施和制度,这一点和中国国情差异巨大,至少有四方面差别:
一无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建设的需要,即,无营造城郭宫室之需;
二无国家仪式和庆典活动的需要,即,无备办宗庙祭祀及相关的仪式物品用具;
三无内政外交活动和会议中心设施的投资维护需要,即,无诸侯交际币帛饔飧之需;
四无各级政府部门设置和官员编制的公务支出需要,即,无百官有司之廪禄之需。
貉国的习俗如此的朴素简陋,财政支出结构也是极端的节省简约,所以二十取一不仅够用,而且绰绰有余。
这在他们那里是正确的,但不等于可以例论中国国情。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