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教学一直是我的课堂特色,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也非常收益!
搭班的班主任近来想按照同质小组分小组,进行分层教学,我一直是异质小组的方式进行授课和教学评价。而同质小组的方式,我从没有真正实行过。不过,勇于尝试,敢于突破一直是我的优点。如果能按照同质小组的分组方式,又进行小组有效合作也是不错的尝试。小组评价呢?接到新的小组名单,我和学生们共同探讨小组评价方式。
第一次方案,一共8个组,按照0分到700分的初始分,不同程度小组讲题,分值不同,按照5分到12分的赋分,作业检查也是如此。第一次方案实行一节课后,我发现8个组程度不一,1号组优势太明显,无法进行小组之间的评价。由于各小组有差距,所以,他们对课堂小组评价似乎不太敢兴趣,课堂氛围一度陷入尴尬境地。
经过一晚的思考,我制定了第二个方案,每个小组分成AB组,每个组有3个学生,小组捆绑式评价方式。每个小组AB同层评价机制,而异组采用的方式是0分到700分的原始分数,每天作业抽查,课堂讲题,作业订正,课堂表现都将分值的体现。这个方案实行,一节课后,大部分学生们比较认可。
第三天数学课前,1号组的学生又围着我,他们对0分和700分的差距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原来700分和0分竞争的人数是6人,现在是3人,应该分值改为50分递增方式。上课时,我马上把这个质疑和学生探讨,2组和3组的学生马上呼应,他们感觉700分不能达。最后,在学生们激烈的讨论后,8个组初始分改为每个层次50分差距。也就是各小组原始分为1组0分,2组50分……8组350分!每个层分为AB组,每次综合评价,A组B组只能胜出一个小组。而16个组最终只能胜出8个组,也就是16组,每个层次胜出一个小组,胜出的8个组再排序!作业评价和考试评价维持原来的方式!
平时课堂,学生们会因为小组一分,彼此争得头破血流,学生们总是火眼金睛看其他小组的作业是否合格,有时作业中一个解字没写或证明两字没写,他们都要求扣分。一节似乎没有束缚的课堂,学生们可以为一个问题激烈争吵,为一个错解勇敢争论,为一个新的想法提出自己看法。我始终期待每一节数学课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学生们有新的思考,有所收获。
分层小组同质小组解决大班制的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问题。正在实行的8个组,678三组的同学就是我额外关注的学生,现在正值期末复习,我专门设计基础题,他们和我总是一对一交流,利用课间对他们作业进行批改。12345组的同学每天可以安排难度比较大压轴题,每晚安排一个小组进行讲题。让我最深的感受,我可以告诉678三个组孩子,分层课堂时,他们不需要装着很认真听课的样子,实际又听不懂,他们可以做自己能做的题目。他们也得到了肯定,得到了收获。
当然,无论哪一种课堂教学方式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