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校友拍了小视频:校园内菜圃的向日葵开了,简直是黄色的汪洋,震撼人心。暑假期间少人驻足这片花前,但它们如约盛开。迎着朝阳,送走夕晖,扭着脖颈寻光、绽放、结籽,直抵后来的成熟。
小时候就喜欢种向日葵。它不挑肥拣瘦,院后的空地上、墙角都可做它的家。葵花种子破土萌发的动力比杏核、桃核要猛烈得多。挖一个小坑,倒上水。把向日葵子头向上放入,封土,再轻轻拍几下后来再轻轻拍几下,就像拍襁褓中的婴孩,祝愿他熟眠后活力十足地成长。
后来从《绘画》教材上知道了色彩的调配、亮度、饱和度。向日葵的黄是明亮的黄,是有冲击力的黄。它比浅黄浓了些,又比土黄亮了些。它如一道闪电冲破阴霾,治愈一颗忧郁低沉的心。
有缘看到了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作者把黄色交响发挥到了极致,他有意在十二块画板上画下亮黄的向日葵,作为室内的装饰,然后急切地邀请画友高更去“黄屋”同住。钟情于向日葵的梵高,巧妙地将黄色和蓝色组合在整组画中,一气呵成,色调关系和谐,像是蓝和黄的交响曲。
他在信中劝弟弟收藏一幅画赏玩:“这种画的格调会变的,你看得越久,它就愈显得丰富。”随处可见的向日葵,粗茎糙叶,花序奔放,可充饲料,却得到了画家的青睐,大概是因为它富于泥土与草根性,最能代表农民的精神吧。你看它每日寻光生长,像不像神话中的夸父?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奔走,即将渴死也要扔出拐杖化为桃林,来富泽后代。
梵高传记《尘世过客》作过诠释:“向日葵是有名的农民之花”,“它爽朗的色彩也是仿自太阳,而众生之珍视太阳,已奉为上帝和慈母。”他曾说过向日葵是感恩的象征。
且不说一九八七年《向日葵》拍价如何,单看看这幅画:
一只瓶里盛开的花朵,辐射的花序、丰满的花盘、挺拔的身姿,衬在一片淡黄的背景上,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充沛。尤其是那深浅交织层次丰富的暖黄,给疲劳的神经做了一次恰好的按摩。油画色块的冲击力可能就在于此吧。
向日葵与逐日的夸父叠映在眼前。他们苦追太阳的壮烈情怀如滔滔东去的江水,百折不挠。信奉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探索精神,抱着造命的格局,为自己的生命画卷绘上绚烂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