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回避型分手再婚离婚的比率比较高。经常单身,长期寻找恋爱对象。
3.心理学家研究的几乎没有发现一对恋人都是回避型的。
(一懵懂期)
焦虑与回避恋爱,总是感觉心神激荡,更加认定自己依赖过度,好像永远无法逃离被恋人伤害的魔咒。
回避与焦虑恋爱更加认定自己内心坚定,独立自主。觉得恋人总是想依附于他,剥夺他的自由。
这两种类型之间有致命的吸引,就会使伤痛不断的重演。错误的爱情观不断的强化!!
5.百分之五十安全,百分之二十焦虑,百分之二十五回避,剩下是焦虑回避型。
6.焦虑与安全型(刘黎明最合适,安全型)
安全型,真诚,有什么说什么,不会忽冷忽热,平和稳定,不会给伴侣制造悬念,平平无奇。错把倾心动魄当做爱情,当焦虑处在平淡的,稳定的爱情中就会怅然若失,觉得安全型不是真爱,这种先入为主的错误爱情观,就会与安全型失之交臂。
焦虑型认为与回避型紊乱的就是爱情。下一段感情又是找回避的虐恋!
(二沉思期)
回避型的优秀,尤其是学习和工作。
焦虑型容易察觉恋人之间情绪的波动,当焦虑接触过安全型又与回避交往时,他的内心一定产生变化。焦虑型敏锐发现,这个世界上不只是回避与自己不一样存在,还有另外一种安全型。增长自己新的知识!!!
自己需要安全感,一直索取,其实回避也需要安全感。自己需要亲密感,想要依恋,但是回避恐惧依恋。
焦虑型在意识到大多数情况下,以自己的需求为先,一股脑的觉得自己想要的对方没有达成,从来没有看对方的痛苦和无奈。其实,打着真爱的幌子讨伐对方的世界!而且自己的之前行为都是强人所难,一开始觉得对方给的不够多,此时变成对回避的愧疚和自残,焦虑开始自我归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一开始没有好好对待回避,怎么现在奢侈别人自己对自己好呢!于是,想要改变,通过控制自己的敏感情绪和需求,想要更好的达到对回避好的目的,当焦虑的激活策略被触发之后,即使内心再着急的想念,再不开心和再煎熬,他都会压抑住自己不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猜疑和诉求,而是选择独自一个人来面对精神的深渊。
这很痛苦,完全颠覆了焦虑以往的作风,完全扼杀了天性。而回避完全不在乎,回避没有同理心,感受不到焦虑为自己所承受的痛苦,也看不见为了自己做出了多么大的牺牲,只是觉得自己舒服了自由了,没有人烦了。自此回避才会说一些甜言蜜语,制造一些浪漫,一方面让你充满希望,另一方面又让你喘息着,就像吊着的一个青草。我看到了你的痛苦,尝试着了解包容你,可是你觉得理所应当,而我的牺牲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就是一刀切的方式。其实改变不了焦虑根本的问题。焦虑只是暂时的压住住自己的需求,他们仍然需要安全感,仍然需要有人去疼,仍然需要有人去接受住他们的情绪,但是他们更害怕继续任性下去会被对方抛弃,所以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一味地低姿态,委曲求全,反而让自己的底线越来越低,自身也毫无任何价值感和优势。这对于天生慕强的回避来说,你已经不再是他的首选,因为他起初想的是让自己不再痛苦,我对你好,你对我好,想通过改变让感情变得更加稳固,可是后来他发现压根不是这样,反而让自己更加不解,更加痛苦,原本黑暗的夜晚又独身进入死胡同的无助,迷茫,窒息!
(三)检验期
当焦虑通过沉思改变,内心不断挣扎,他到底适不适合我?要不要坚持下去呢?他真的会变好吗?就开始一直在纠结。假如焦虑对以上回避型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他其实也是好的,如果没有这样的答案,焦虑总是敏感的,第六感也是比较准的,他和安全型基本不一样。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哪怕回避只要给焦虑一点甜头,焦虑就会义无反顾的奔向回避。但是回避就是那么稳,那么拧巴,而且表现出一副爱谁谁的样子,焦虑开始检验自己的直觉,这其实就是给安全型的一个机会,当焦虑再次遇到安全感时,焦虑会选择不太早的否定他,起初和之前一样感觉对方缺乏无趣,焦虑一心如同湖面一样毫无波澜,简直和回避在一起天差地别,没有一丝刺激戏剧化的感受,但是焦虑内心会压制住自己想要剧烈的心态,但是焦虑依然给安全一个机会,之后与安全型在一起没有过山车的悬念,但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焦虑此刻不会乱发脾气,独自生闷气,因为安全型提前去哄哄他,焦虑也不会电话轰炸和时刻查岗,因为安全型会提前报备告诉他今天自己有什么事情,晚些回去,焦虑型不再独自哭泣,彻夜难眠,因为安全型没有任何冷暴力的,安全型以体谅对方为先。还有各种与回避在一起不曾感受的奇妙想象都会在安全型身上发生。但是安全感毕竟不是爱,冷暴力也不能阻止焦虑不爱,那么焦虑怎么办呢?
焦虑进行了自我进阶的路上。
一种选择安全型,就是经历了回避型的一系列操作之后,选择安全型,发现安全型身上的吸引,被安全型感化。
另外一种仍然选择回避。在明确自己和回避身上的缺陷后仍然选择回避,继续经历改变的历程,但是这时候焦虑已经不在盲目,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选择和回避在一起,必须有一个人变成安全型,或者两个人变成安全型,当焦虑选择回避那一刻,也是下了决心让自己变好,变安全。
那么焦虑遇到安全型,黑暗当中好像遇到了亮光,一路奔跑,一路呐喊。焦虑遇到回避,好像黑暗当中遇到了同是受伤的苦命人,就会一路搀扶,一路同行。
(觉醒期)
无论选择回避还是安全型,焦虑一直寻找自己渴求期待的爱情,就是只要是结局足够的完美,过程再那么艰辛都是值得。因为焦虑有很强的拼劲,他才会收获自己完美的结局。承认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不逃避,他会尽早发现伴侣是回避型的,不盲从,清醒有主见,允许其他的亮光,不倔强,不迎合,尊重自己,有底线,这些对于焦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结果。焦虑从选择的那一刻起,对一切都释然了,因为他觉得看过世界的人才更懂得人生。对于焦虑来说,认知的改变会带来一个全新的自我,因为这个时候焦虑懂得了我就是我,他懂得了爱自己才是前提,他懂得了我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去做自己认为对的,选择了自己真正想要奔赴的,因为焦虑会发现自己之前感觉焦虑的事情,进入觉醒期,他就能够坦然对待,情绪也能平稳,他不会患得患失,不会强迫对方为自己做什么,他现在的心态是更倾向于自足,自信,勇敢,他会感觉每天过的很充实,也不会向他人进行索取,自己就能够分解感受到周围环境带来的爱意,会觉得时刻被幸福包围着,而焦虑此刻再也不需要别人的供养了,因为他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太阳,不仅照亮了自己,同时也可以照亮伴侣,给伴侣温暖,到了这个阶段,此时的焦虑进了一个新的升级,向着安全型进发指日可待。或许在某一刻顿悟,自己已经变成了安全型,但是周围的环境和实物他给自己正向的反馈,因为那一时刻同样的事情,你会与之前有了不一样的解读和观点,不仅仅局限于抒情完成就好,你会发现自发的预测,当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言语表达之后他究竟能看懂几分,就是换位思考不是口号,所以这个时候焦虑才是掌控自己的人生主宰。焦虑也会回想要么被回避气炸被迫放手,要么自己咬着牙去改变,但是看不到自己的期许,当他到了觉醒期,焦虑的认知自己改变了,自己本身就有营造幸福的能力,再也不依靠分辨依恋类型去挑选伴侣的时候,此刻的焦虑和安全,回避在一起都会感觉幸福。
焦虑们,幸福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只是一条途径,自己所喜欢的日子就是非常美好的,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很好的活法,因为心之所向,便是阳光,所以无所畏惧,才是远方。人生当中非常幸福的事情不是活的像别人,而是活的更像自己,无论焦虑,回避也罢,我们都要好好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现境是怎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困境中找到那束光,让自己走出来,让自己成为小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