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理念
1.语文课程致力于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
3.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5.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促进评价方式的变革。
三、课程目标
2.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总目标
4.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
四、课程内容
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有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四学段
(2)书里学过的语言现象,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初步探究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学习按照词类梳理字词,学习整理典型的语法修辞应用实例。
(3)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
2.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教学提示
1.根据学段要求,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比如第四学段“光辉历程”“精忠报国”“社会万花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
2.注意整合,听说读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朗读,默读,诵读,复述,评述等方法学习作品。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五、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描述第四学段
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精彩段落和经典诗文名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能从作品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照他人的语言表达反思自己的语言实践;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能针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开展跨学科学习,根据需要策划创意活动,从相关学科材料中搜集信息资料,整合信息,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
六、课程实施
(一)教学建议
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应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体现运用语文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二)评价建议
梳理与探究类问题或任务,要从具体的文本材料出发,拟定有育人价值和探究空间的活动,考察学生提取信息,筛选分类比较概括,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问题或任务设定。要关注探究结果的合理性,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综合性题目或任务要充分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整合,在命题材料和社会生活实际之间找到结合点,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或现象深入思考,探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展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