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泳妗 6岁
春天来了,柳树开花,柳树开的花和马尾巴差不多 ,绿色的枝条黄色的花蜜。在新一中看鱼我又看到了荷塘里的小鱼儿多了起来。他们在荷塘里欢快的游来游去。我看到荷塘边有块石头,石头前面有一棵柳树。我站在石头上,双手拉着一根柳条,想象自己是一只猴子,荡到地上去了。真好玩呀。
妈妈“写书”第43篇(2016-3-28)读《了凡四训》有感(一)
在听早课的时候,虚受老师介绍了《了凡四训》这本书,很想拿来读读,今天终于买到家,翻开书第一页就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读完全书,那是如饥似渴,狼吞虎咽,今天是买到书第二天,方才静下心来细细品读。那是个心灵震撼,激情澎湃,完全颠覆了我的人生观。改变就在这部《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 》显示了中国人信仰体系里的另一个层面:通过自我修行创建良好的生活。这本书的作者袁了凡,生于1533年,逝于1606年。初名表,后改名黄,初号学海,后改了凡。明代思想家。著作涉及农业、立法、军事、音乐、几何、佛学等诸多领域。
《了凡四训》回答的,正是中国人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如何保平安?如何获取功名利禄?或者更简单的合并成一个问题,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袁了凡在《了凡四训》里首先试图矫正中国人两个普遍的习惯:一是习惯于“命中注定”“听天由命”,二是当对命运有所不满的时候,习惯于向外求,向命理求,向风水求,向神灵求。
袁了凡说他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位孔先生,把他的命运算得清清楚楚,而且在多年里逐一应验。袁了凡因此心如止水,觉得命运既然已经天注定,那何必在努力什么呢?直到有一天,偶然遇到云谷禅师,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云谷禅师向袁了凡讲了一个道理:“每个人的命运其实都是自己造作而成;每个人的福报也是自己努力追求而来得”。“人的命运好坏离不开人的心,假如从心的层面上找寻,没有不感应的,求不求在于自身。不只是道德仁义想求就能求得,功名富贵其实也是如此。我们既可以向内求道德仁义,同时也可以向外求功名富贵,内外都有所得,这才是正确的追求。”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改变命运呢?云谷禅师说:“要种植新的种子,让它发芽、开花,结出新的果实。从现在开始,你就要不断扩大充实自我的德性,坚持不懈的做好事,而且是默默的做好事,积累阴德。这些所造的福德,哪有享受不到的道理?”
当人们普遍的向神佛、风水寻求帮助的时候,袁了凡极力向人们证明,真正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是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如果我们想要财富,想要名望,那就要修炼成与财富名望相匹配的心态,思想品德和能力。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真正保佑我们,除了我们自己所想所为,平安,源于内心。
《了凡四训》是一部家训,一位父亲写给儿子以及子孙后代的人生教科书。写给子孙后代,无非是希望把自己最有价值的人生心得、经验告诉他们,帮助他们少走弯路,顺顺利利把家族一代代传承下去。
有名的家训比如南北朝时候的《颜氏家训》,近代的有曾国藩的家书。家训是实实在在的处世之道,是一些实际的人生道理。又是因写给自己子孙的,希望他们有所获益,对普通人有帮助的方法论。
读完《了凡四训》你就明白了。袁先生不是什么大文豪,也不是什么大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只不过相较普通公务员,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他广泛涉猎哲学,天文、农学、水利等方面的知识,写了二十多部书。这些在古代中国都算不上什么有利仕途的领域,所以他的官不会当的太大,他的名望也不会很大。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就是在自己的家乡嘉善,读书、写书、教育子女,其著作中最有名的就是这部《了凡四训》,竟成传世之作。
上天是公平的,不是看你拜不拜,而是看你实际做了什么,最后每个人都要为他自己的行为买单。钱是买不来神灵的保佑的,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心念和行为里找到安心的路,最好是,只做好事,莫问前程,心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