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事情要先知而后行,要先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再去活着,比如要先知道怎么游泳再去游泳,这显然是有失偏驳的,按照这样就不会有很多人说的“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样感慨了。今天咱们聊聊著名的知行合一。
我国古代有个重要的哲学家,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之称的王阳明,梁启超认为我们古代出来两个半圣人,其中一个就是他,另一个是孔子,那半个是谁呢,是曾国藩。王阳明可以说在他那个时代取得了非常的成就,这里就不聊他的成就了,他这个人很有意思,有时间值得拿出来好好聊聊。咱们今天聊聊知行合一。
1.你是一切的根源
王阳明有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是“心外无物”,指的是你的心之外是没有世界的,世界是你构建出来的,特别像唯心主义哲学。王阳明说了一段很著名也引发了无数争论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意思就是说:当你没有看到这朵花时,花什么事都不能干,你就也什么事都不能干,如同不存在;当你来看这朵花的时候,花的颜色才被显现出来。你看到的世界的状态只反映了你心的状态
感觉不太好理解哈,简单讲就比如我们的世界到底有没有“颜色”呢?赤橙黄绿青蓝紫真的存在吗,按照物理学的观点其实是不存在的,我们看到的颜色只是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刺激我们视网膜受体产生的一个“感觉”,是我们的大脑把他加工成为的颜色。
再举个例子,森林里一棵大树轰然倒地,如果没有人在那儿,它是没有“声音”的,只有声波。“声音”是这个声波与我们的耳膜作用之后,产生的一个信息。
王阳明反复讲这个道理,是想告诉我们:你看到的世界相当于一个显示器,你的心是什么样子,你看到的就是什么样子。简单概括就是:你对世界的看法并不一定是世界的状态,它只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你的状态。
2.没有意志薄弱这回事
王阳明认为“说一套,做一套”并不意味着“知”和“行”的脱节,而意味着“不知”,或者“不是真知”。真知必能行,没做到一定因为不知道。你可以想一下吸烟这回事,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很少人能戒烟,原因是烟瘾太大,自制力不足。
就像老子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所谓薄弱,当然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欲望而言的,欲望太强烈,理智不足以约束,这就是意志薄弱。
简单讲,但王阳明的意思是说:“自制力不足这回事根本就不存在。”这是一个很诡异的结论。就像你已经看了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书法呢?为什么还写不好呢?,那是因为你并没有真的知道好字该怎么写。
那些嘴上说自己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却拿意志薄弱做借口的人,本质上的原因是他们并不真的知道。在真知的层面上,知和行是一体的,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真知一定会表现在行动上,否则就不是真知。”
3.“知行合一”的本质是认知+行为=学+习
孔子讲“学而时习之”“性相近,习相远也”,还有王阳明的著作《传习录》,这里的“习”都是“练习、实践”的意思。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本身就是一种“习”的过程:你好像在“温故”,其实是在反复练习。就是大家熟悉的“刻意练习”,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偶然连接的一个规律就是:你只要不断地重复,它就会从偶然一次连接开始,逐渐建立一种固定的连接,而且这种连接重复的次数越多,连接就越稳固,直到达到很高的肌肉记忆。
所谓的“行动”就是已经形成的神经元连接在相应场景下的一种发挥而已。“行”的品质取决于这种连接的带宽是否是专线,而这个“行”是否是高带宽、固定的连接,取决于你反复的“行”。现在很多讲王阳明“心学”的人,一说到“知行合一”,就说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其实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行”本身是“知”的一个同步的结果。
“知”是反复“行”形成的一个固定连接。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是“知行合一”,这也正是“知行合一”的本质。
参考资料:
1. 得到app《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熊毅书院》。
2.《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度阴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