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候,不知思来想去些什么,总觉得人活着总要思考点什么才有价值。不然,人活一生,在黄金时代中一直让自己的脑子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未免浪费掉了青春年华,哪管什么思考的对错,思维的深度,一旦开始思考就是一种值得赞扬的行为。
世间万物本就无是非。好多事情、话语没有绝对的说法和做法,当你总去追寻辨别是非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越来越难,因为当你懂得的越多你就越不能做到明辨是非。
我一向是不会赞成没有自己思考的,即使和我观点一样,我还是经过思考之后说出的。我从不否认我有些观点和想法的出现,是因为看到别人的观点或者话语才产生的,但是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在文学和思想创作这方面人们也试不断的模仿和再造的。
但至少我是在不断的思考。
明朝民间有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幼时的我从来不懂思考的魅力,我会天真地认为万里路胜过万卷书,竟产生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较为错误的思想,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加,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相对的。没有万卷书堆积出来的万里路只能叫做走马观花,而没有万里路开阔眼界的万里路只能称得上为纸上谈兵。
万卷书和万里路同等重要。但是,我认为还是读万卷书稍微重要一点,至少读过万卷书之后最浅薄的也可以是纸上谈兵,稍加自己的思考与洞察就会能有所领悟,但是没有万卷书的铺垫,追寻万里路的话只能是谈笑而已。
没有万卷书的积累,沿途中的所见所闻你只能是当做戏走场看罢了。哪怕未来有一天你身为戏中人你依然不知所措,因为你缺乏读过万卷书之后的思维和见解,根本无法做到世事洞察,所以何来皆学问的成就?所以,万卷书是万里路的基础。
万卷书与万里路亦可以看做是理论与实践,万卷书是理论,万里路是实践。实践和理论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但是,在现实际生活中,实践能力比理论知识更加重要。没有理论的实践凭借着经验和阅历可以完成,但是只有知识的理论却有可能寸步。
然而,如果实践能力足够强的话,对于理论知识只要稍加学习,就能与实际相结合,快速总结自己的方法论,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理论,远比只学习不实践要更加通透。
万卷书要读,万里路也要行;理论要学习,实践要执行。世间万物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二者从来都不可分离,任何的事物都不能是孤立的存在的。所以,要在阅读万卷书时,行走万里路;在实践基础上与理论相结合,学习理论时联系实践。
如此,才能有得一番自己的见解, 开始自己慢慢的思考, 不枉负自己一生的黄金时代。
愿你我都能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