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断魂枪》:枪可断魂,人得清醒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老舍的《断魂枪》是学习短篇小说写作的经典范本。

开篇第一段是独句段:“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语言简洁凝练,一针见血。十一个字里包含了很丰富的几层内涵,同时也设下悬念。

小说的主角是沙子龙。他有个镖局,说明曾经是有一定江湖地位的镖师。但是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镖局改为客栈了。读者心里就会联想,原来沙子龙已经金盆洗手了!他遭遇了什么变故?他为什么会退出江湖争斗,转而当上与世无争、迎来送往的客栈老板?

第二自然段关于时代背景的介绍,就对这个悬念做出了部分回答。作者就像说评书、侃大山一样的语气,以市井百姓的视角描述出时代的巨变,社会的新旧交替,殖民的现实状态,西方文明的入侵,工商业对传统农耕的冲击。时代的一粒微尘,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其结果就是连天地至尊的皇弟都不灵了。武艺和事业都是昨天,而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

把镖局改成客栈,就是沙子龙与时俱进的个人选择。小说的故事核心,就是通过一次比武来塑造沙子龙这个人物,是如何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中,不为名利羁绊,超越胜负欲望,坚守侠之大义,坚持自己的选择。

要突出沙子龙侠义和坚持,首先是在第四自然段铺垫沙子龙的武艺有多高强:他有“五虎断魂枪”的成名武艺,受武林中人景仰;闯出了“神枪沙子龙”的威名,在江湖中不是籍籍无名之辈;能广收门徒弟子,可见有真才实学,师德威严;夜间抚枪沉思,可见对于自己的武术世界被狂风吹走颇感遗憾。

要突出沙子龙侠义和坚持,作者以徒弟王三胜等的言行几武艺进行对比衬托。师傅沙子龙已经认清了世界的风云突变,提得起放得下,已经主动转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然而徒儿们还没有认清形势,执迷不悟,网图通过吹嘘师傅的威名来抬高自己,妄图通过市场卖艺、虚张声势、坑蒙拐骗来养家糊口——死死抓住过去不放,不肯睁开眼去看新世界。

作者在小说要树立沙子龙的人物形象,却对大徒弟王三胜着墨甚多。老舍先生先写王三胜在土地庙擂台上嘴尖皮厚、技艺稀松,后写沙子龙与找上门学艺的老者应对自若,毫不妥协。仔细思考,两个场景形成显著对比,就像隔山打牛一般,反衬出沙子龙师傅艺高德馨、谦和稳重。

最值得一提的是人物的对白和外貌描写。写王三胜,从外貌描写上突出他外强中干的特点,表情变化多端;从语言描写上可以看出他满嘴江湖行话,会拿捏观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善于借势,精于算计的市侩面目。一读到王三胜的表演,就令人想起老北京天桥下的杂耍江湖文化,这得多么仔细地观察领悟,才把这个配角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如是真人重现!再一次感受到,学会写对白,就能活化人物的灵魂。

《断魂枪》的结尾,也是很值得揣摩的。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对于其艺术表现力都很关键。不同的是,开头可以灵光乍现、突发奇想;但是结尾就要考虑收束有力、首尾呼应,或是担起情感升华,意蕴悠长的笔意。老舍先生的结尾妙就妙在那叹气后的微微一笑,各种复杂情感油然而生,意味悠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