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365天,才听懂“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曾经,这句出自《人民日报》的标题,于我而言,不过是一句轻飘飘、左耳进右耳出的鸡汤。直到一年前的今天,我伫立在民政局门口,手中紧攥着那张冰冷的离婚协议书,才恍然惊觉这句话沉甸甸的分量——它恰似一把利刃,毫不留情地剖开了我十年婚姻中所有自欺欺人的虚幻泡沫。

前半生:爱别人,是一场慢性自杀

曾经,我是朋友圈中“完美婚姻”的典型代表。丈夫投身创业,我毅然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家庭,化身全职主妇。凌晨三点,在一片寂静中起身给孩子喂奶;清晨六点,便在厨房忙碌着准备一家人的早餐,甚至连丈夫衬衫上细微的褶皱,我都力求熨烫得平整顺滑,一丝不苟。我笃定这便是爱,坚信通过自我牺牲,便能换取家庭的圆满与幸福。

然而,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彻底打破了我长久以来的幻想。女儿突然高烧至40度,小脸烧得通红,虚弱地在我怀里呻吟。心急如焚的我,不顾一切地抱着她冲进雨幕,奔向医院。而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丈夫醉醺醺、满不在乎的声音:“这点小事,你自己处理。”

那一刻,《被讨厌的勇气》中的一句话如闪电般划过我的脑海:“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原来,我一直以来所谓的“贤惠”,不过是懦弱地将人生的遥控器拱手让人。我在日复一日的付出中,渐渐迷失了自我,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权。

觉醒:婚姻的裂缝,照见了自己的荒芜

离婚后,偶然间,我翻到女儿画的一幅画。画面中,妈妈总是灰暗的色调,蜷缩在厨房的角落里,显得那么渺小而无助;而爸爸却是五彩斑斓的,举着公文包,大步流星地冲向门外。孩子纯真的眼睛,宛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那早已枯萎、失去生机的灵魂。

我开始深刻反思,那些曾经看似甜蜜的“我养你”的承诺,实质上是一场温柔却又致命的驯化。当我为了家庭,放弃工作、切断社交,甚至连每年一次的体检都忽略时,我已然不知不觉地将自己活成了婚姻的祭品,在无尽的付出中逐渐失去了自我。

“过度付出的爱,不过是裹着糖衣的控制欲。”这句话如同一根尖刺,深深地刺痛了我,却也如同一剂猛药,让我瞬间清醒。我意识到,我必须改变,必须找回那个迷失已久的自己。

365天重生:把自己种成树,而非攀援的藤

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一场艰难却又意义非凡的“自我手术”。

在经济上,我选择重新出发。白天,我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骑着电动车送外卖,风吹日晒,汗水湿透了衣衫;夜晚,当城市渐渐沉睡,我却在台灯下,如饥似渴地学习插画。第一个月,因为奔波忙碌,我不小心摔碎了3部手机,但当我终于拿到第一笔插画稿费的时候,女儿紧紧地抱住我,眼中闪烁着崇拜与骄傲:“妈妈,你笑起来有星星。”那一刻,我知道,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身体上,我也开始觉醒。不再随意用剩饭剩菜填饱肚子,而是跟着网络视频跳起健身操。随着汗水的流淌,镜子里那个曾经眼袋浮肿、满脸疲惫的女人,竟渐渐有了清晰的下颌线,焕发出久违的活力与光彩。

灵魂层面,我选择给自己松绑。我加入了读书会,重新捧起《简·爱》。当读到“要自爱,不要把你全身心的爱浪费在不需要的地方”时,那些压抑已久的情绪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我在咖啡馆里泣不成声。我终于明白,爱自己,才是人生的必修课。

如今的我,依然会为孩子的成绩而焦虑,但我不再用“完美妈妈”的沉重枷锁来逼迫自己;我依然渴望爱情,但我学会了在约会前精心地敷上面膜,沉浸在小说的世界里享受独处时光,对于那些不合适的男人,能够坚定地说“不”。就像《无声告白》中所写:“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后记:爱自己,是一场终身恋情的开始

前几天,前夫发来一条短信:“你变了。”我微微一笑,回复他:“是的,我终于学会和自己谈恋爱了。”

现在的我,会定期给自己买一束鲜花,让馥郁的芬芳弥漫在房间;会在深夜熬夜追剧,不再为此感到羞愧;会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拒绝”的表情,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定。那些曾经以为无比浪漫的烛光晚餐、情人节玫瑰,此刻都比不上这样的场景:深夜,在静谧的书桌前,听着女儿熟睡时均匀的呼吸声,我专心地画下第78张插画——画中的女人系着围裙,正努力将自己种成一棵绽放繁花的树。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曾经,我对这句话一知半解;如今,我终于读懂了它的深刻含义。无论过去如何,只要此刻我们愿意行动,愿意爱自己,那么,一切都为时未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