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团建设的原则
1. 趣味性原则
社团活动在其初级阶段应体现其趣味性,其实最好的永远都是趣味性!所谓兴趣爱好,首先需要产生兴趣。趣味性的事物、活动就容易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再进行持续性的学习、研究,才能进一步形成个人爱好。这时候才有可能进行长期的学习和研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趣味性的重要性。
2. 实践性原则
社团活动属于一种活动,活动就是动手动脑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体现人的综合能力、思维活动等的运动过程。它通过具体的活动方式、形式学习、练习、展示活动结果或者能力。它既有活动过程,又有活动的结果。可以通过活动的实践性享受活动过程,通过活动结果收获活动成就感。
3. 系统性原则
社团建设的活动、主题活动,都具有其独特的知识性、操作性、系统性。学校作为教育教学机构,在社团建设方面应考虑针对其活动内容、形式的知识性、操作性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设计、指导、规划,使学生有目的、有策略地开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教育、启发,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4. 全面性原则
一是指学生参与的全面性。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社团活动中来,充分运用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二是指社团活动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性。通过参与多种活动项目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知、行、思、情”的全面和谐发展。
5. 多样性原则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形式有助于吸引、帮助学生从多个层面、多个方面对综合能力、团队意识、探究意识等进行全面性、综合性的培养。
6. 层次性原则
社团活动的设计要呈现层次性、梯度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有助于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 自主性原则
社团活动的参与应着眼于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只有在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的情况下,社团活动才可能向创造性发展。
8. 创造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意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性活动的情况下,设计、选择具有开放性的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对活动的形式、方式、内容进行改造、改编、创新等,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及意识奠定基础。
9. 连续性与经常性原则
不管是多么简单的知识、技能,多么好的方法,若是“一曝十寒”,也难以取得好效果。社团活动建设需要连续性、经常性地开展,唯有纳入常规性、系统性、规范性、长期性的主题活动课程建设,才能收到对学生智力因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