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zhì]。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xiàng]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zhì]。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gāo yáo],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yī]尹[yǐn],不仁者远矣。”
原 句 译 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知人。”樊迟没有完全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直。” 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是涵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来,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
精 华 解 读
举直错诸枉:领导者要打造公司的“一致性”
领导者必须要有知人善用的本领。因为身为领导,你提拔了谁,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在向员工传达你的用人标准,你的立场和态度。当你通过提拔员工来一次次地强调这个标准时,员工也在一次又一次地感受你的态度和立场,并且逐步努力地向这个标准靠拢,这就是打造公司内部一致性的过程。所以每次提拔员工的时候怎敢不谨慎呢?
感悟:
何为智?
知人。然后,知人善任。
这是古代帝王必须学会的智慧,因为不仅关乎江山社稷,更直接关系到他自己的身家性命。
精华解读中,提到了一个公司的领导应该如何做。
其实,任何一个班组长,学校的老师,一个家庭的家长,何尝不需要这样的能力呢?
例如,在多子女的家庭里,如果家长几乎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应对淘气的孩子,对表现好的孩子视而不见,甚至对表现好的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在这个家,孩子们之间一定有矛盾,这个家的氛围也很难和谐。
在独生子女家庭,如果家长只在孩子淘气闯祸的时候才出现,大发雷霆之后去收拾残局。从来看不见孩子做得好的部分,以为那是理所当然。这不就是在用行动“提示”孩子,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家长来到身边吗?
从小故事中看到道理,是能力。管理一家公司,教育好孩子,都是需要领导力的。从哪里学领导力呢?先从读书开始吧,读书,思考,实践……日积月累。
另一层,樊迟与子夏师兄弟之间的互动,也充满了信息。这兄弟俩,关系一定很好,樊迟才敢于才愿意说自己的困惑。子夏一定是平时的学霸,樊迟才愿意找他请教。老师的一句话,樊迟没有懂,子夏能够瞬间听明白,听出深意,是因为他平时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樊迟一定不是骄傲倔强的人,所以他才愿意求助。
师兄弟之间合作,讨论,就可以把老师的教诲发挥最大价值,自己进步得也更快。这不都是古往今来学霸们每天在做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