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她应该是中国最了不起的单亲妈妈,没有之一。
她身处战国时代,是没落贵族之后。曾经显赫的祖辈,到了她这一代已经沦为平民,要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了。
儿子三岁时,丈夫病逝。他们母子彻底失去依靠,她一边要养家,一边要育幼。在艰难度日的同时她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用心教育。
这就有了后来我们所熟知的故事:孟母三迁,断机教子。
孟母三迁里面的三次搬家,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习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凡的魄力。放在今天就是选择更好的学区房,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而断机教子,更不是一般的妈妈能有的机智果断。当下很多妈妈都会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希望去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不让他轻易受伤。
殊不知,当妈妈,有菩萨心肠,更要有金刚手段。这金刚手段就是孟母断织之诫,不打、不骂,却有壮士断腕,触及灵魂之功效。
慈母严师,仅做到这四个字已经很不简单了。太多的时候我们总想着要春风化雨,结果却不尽人意。有道是慈母多败儿。
要说孟母教子从小到老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成年后的孟子,和普通人一样娶媳妇成家。成了家后,一样有琐碎的家长里短。
话说,有一天天气炎热,孟子回家进到卧室里,一眼看见妻子不顾形象衣衫不整,叉开双腿坐在那里,他十分生气,当即就要休掉妻子。
孟母却批评他说,你怪她无礼,怎么不想想是你自己无礼在先呢?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
你进门前敲门了吗?你让人有思想准备吗?你进入卧室没有把视线看向地下,就直直地盯着她看,看到她邋遢的样子,你还觉得是她不讲礼,这怎么还能怪别人无礼呢?
一连串的发问让孟子无言以对,也不再提休妻的事,两个人继续好好过日子。
这件事儿即使放在今天来看,孟母也是个打着灯笼难找的好婆婆。不挑事儿,还包容,懂变通。她明白维护儿子的核心利益是维护好他们的小家庭,向着儿媳妇说话,就在维护他们的小家庭。
孟母是个善良又智慧的妈妈,她自称不过一介小女子,做好茶饭,浆洗补连,养育儿子,奉养公婆。
实际上她是胸中藏山海,心里也有星辰大海,这才一路培养出一个亚圣孟子来。
从孟母的育儿故事里,您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欢迎来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