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或事业编面试结构化面试答题如何有深度,怎样才算有深度呢?
我们通过一道面试题来试着探讨一下:
你和老王之间刚发生矛盾没几天。领导在明知道你和老王之间有矛盾,仍然指派你和老王一起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并指明工作由你负责,接受任务后,老王不积极协作,你会怎么办?
考生的一般答题思路,以及相关人员的答题建议,整理如下:
[if !supportLists]1、[endif]表明态度,工作对事不对人,一切以工作为重。
[if !supportLists]2、[endif]提出建议:建议领导安排另外一个人替换自己或者老王,领导如果不采纳,应当接受。
[if !supportLists]3、[endif]接受任务,以工作为重,保证完成任务。
[if !supportLists]4、[endif]从自身找原因,进行反思,积极和老王沟通,说明工作的重要性,放下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争取老王的配合。
[if !supportLists]5、[endif]反思自己以往工作的沟通方式,分析和老王之间的问题根源,通过一起工作,加强沟通了解,缓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if !supportLists]6、[endif]调整自己的心态,向老王表明态度和对老同事的尊重,共同把工作完成好。
[if !supportLists]7、[endif]最后,经过沟通和改进,相信老王会以工作为重,积极配合,圆满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最常见的答题思路基本就这些内容,再加上开头结尾、前后衔接词语,基本答出来五条以上的就算中规中矩了。
那么,这样的答题思路、答题内容是不是最好形式呢?有没有更好的答案呢?
我们重新理顺一下题干,把题干的层次划分一下,再来看问题的核心考点。
“你和老王之间刚发生矛盾没几天。”显然是题干的背景,本身没有考点,在与“接受任务后,老王不积极协作,你会怎么办?”组合而成问题。前面梳理的答题思路也是基于此而得出。那么,“领导在明知道你和老王之间有矛盾,仍然指派你和老王一起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并指明工作由你负责,”这一部分仅仅是过度上下文的陪衬吗?
相信好多人都看过《亮剑》,剧中的李云龙和孔捷是一对冤家,多次发生冲突。李云龙接替孔捷担任独立团团长,被孔给骂了一顿。李不但没生气,反而向上级请求孔担任副团长。攻打山崎时,独立团未能抢下首攻,孔要撇开李自己干。围剿黑云寨,李不仅缴枪,还把孔给关了。李搞外遇,孔又向打他的小报告。两人的矛盾,他们的上级领导都知道,但是依然正常下达任务。为什么?因为孔李二人经受了诸多的考验,都是通情达理、心胸宽广之人,不会因为个人的恩怨影响革命事业。事实上,孔李二人不仅建功无数,还成为了可以托付生死的革命兄弟。
孔李二人的相处也符合孔子“以直报怨”之说,正是我们国家的人际交往关系准则: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仅是公务员基本素质能力之一,也是社会普遍认可的公共道德规范内容。
到这里,答题的思路又得到了拓展,答案的内容也更多了。至少又能增加:
[if !supportLists]1、[endif]感谢领导的信任,我会处理好同事关系,正确对待工作,保证完成任务。
[if !supportLists]2、[endif]认真反思自身的问题,针对自身的错误主动像老王道歉,并虚心向他学习。
[if !supportLists]3、[endif]针对本次任务制定方案,细化各自职责、任务目标、完成的质量和时间节点,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整。
[if !supportLists]4、[endif]随时将任务进展情况向领导汇报。
[if !supportLists]5、[endif]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自身能力素质建设。
这是不是大不一样啊。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向老王学习?很简单,老王是老同志啊,品质没问题,而人各有所长,学其长处,永不为过。
只有深入问题的:明确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在面试答题过程中,对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能够使考官更好地理解问题本质,进而全面地评价考生的分析能力。
问题原因的挖掘,能够让你看到不一样的内容,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答案更有深度,站位也更高。因此,审题不要粗心大意,要注重细节的把握,从细节中发现问题,挖掘背后的原因。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分析问题,只有找到题目考核的基本点,才能组织出更好的答案,获得更好的答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