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课堂的正中央,站的一定是学生,而且是全部学生。所以,我们的课程设计,一定要关注学生活动,让学生干什么,怎么干,用什么方法,提供什么支架,干到什么程度,如何反馈是否完成目标指向……这是我们所有的课应该思考的问题,思考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思考这节课给孩子们留下了什么?思考这些留下的东西和目标是否契合?思考结果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一二年级的教育,是需要智慧的,也是需要耐心的,是一个细致活儿。站在讲台的那个人,决定着教室的品质。在养成教育过程中,老师们至少需要做到三点,第一,要有细致的指导。不仅要让孩子们知道要做什么,更要知道该如何做。第二,要有适当的演示。口令和行动,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两个系统,口令回应得好并不意味着孩子们行动上会有相应的标准。所以,选择示范,让孩子们知道,知行合一,也知道该如何知行合一。这样的路队带出校园,难道不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吗?这样的队伍带到放学区,本班家长看到了,何尝不会骄傲一番呢?第三,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有机贯通。朗读课文无疑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方式之一,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大声朗读更是有着巨大的作用。老师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并且抓住了学生的内心特点,用自己的办法,让学生再次燃起朗读的激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读完《青少年心理学》第八章《道德发展、价值观与宗教》这个章节后,在培养有道德的儿童和青少年这个环节,我觉得有必...
    卢玲阅读 79评论 0 0
  • 义、务、教、育、科、册、民族、祖国、旗、京、安、江、照、背、迟、功、劳、动、故事、古、今、站如读,松、钟、坐、卧、...
    悬Scream阅读 63评论 0 0
  • 知行。 在原本的认知里,知行是两个字,是两件事。 原以为:知,是知道,是明晓;行,是行动,是执行。 总想着,首先要...
    阿皮Ponder阅读 88评论 0 3
  • 做个好教师有多难,遇到挑战去解决,去化解教育之困的路是值得记录的,魏老师用了数年间的自我尝试,在团队中的成长,解决...
    文芳读写阅读 63评论 0 1
  • 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新光彩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美学精神,不仅是...
    dy小白阅读 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