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小郑告诉我他要减肥,他说他要在10个月内减到130斤,从180斤减50斤,于是我问他这个目标挑战性很大,那你准备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
他说控制饮食,坚持跑步呗,听到小郑给自己定义的目标,我已经预测到结果会是怎样。
如果无法将自己该做的事情进行具体量化并设定目标,真正行动的时候就无法有一个鲜明的蓝图,其中必须以可控目可控项目为目标。
这才是要点用小郑的减肥进行举例,从180斤减到50斤这个目标包含了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其中运动的目标无如何控制饮食的方式。
所以切实可行的目标是每天跑5公里,每天摄入的热量不高于1200大卡。
远大的目标或长期的愿景可以制定为年收入30万元,而且具体的目标必须要在可控的范围内,比如每天写几篇文章,发几个视频,
具体的目标要以动词为头。
所以瞄准自己无法掌控的目标没有意义如何将自己该做的事情。你好。进行具体量化并设定目标,真正行动的时候就无法有一个鲜明的蓝图。
增强回路
你是否有同样的精力,想要专注阅读,却总被手机吸引,承诺只看10分钟,但是拿到手机后边难以自拔。
如果将手机放在另外一间房子内,我们更容易专注于阅读。而当我们触碰到手机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到越玩越是想玩的陷阱当中。
手机似乎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没有阻力的空间,他推了你一把,于是你在惯性的作用下一直先前,无法回头。
还有一个现象。当我们做成一件事得到他人的肯定后,就会在你的 潜意识里种下自信的种子,于是你会越做越好,越做越顺手。
比如,之前我阅读后会写一篇读书心得,发布在自媒体平台上,一方面是为了倒逼自己输入,一方面是为了利用输出加深吸收。
后来,我输入的内容收获了很多小伙伴的点暂和关注,这样我信心倍增,写作从一件痛苦的事情,变成了一件享受的事情。
《系统之美》的作者没多少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一个底层的系统规律叫“增强回路”,注意力的使用同样遵循这个道路。
收获支持和点暂,增强了我阅读、写作的信心,建立了一个正向的回路,打通了坚持的通道。
正所谓:“通则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