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地球已经出现能源危机,我劝各位节约能源,少写些字,多陪陪家人。在小说里,讲一段故事、塑造两个人物、戳中读者泪点,很难吗?需要很多字吗?不需要。举个例子:
“爸爸,你怎么哭了?”
“爸爸没有爸爸了。”
所以,需要事无巨细交代那么多的细节给读者吗?你不需要告诉读者这是在医院还是在灵堂,留给读者自行脑补就可以了。读者可能会回想起自己在手术室门口焦急等待的场景,也可能会想起奶奶去世时夜晚守灵。也有可能在家里,一个父亲正在收拾老人的遗物。还有可能是在电影院里,刚刚看完一场关于父亲的电影。总之,一个父亲哭了。
你也不需要告诉读者第一个叫爸爸的是个小姑娘还是小男孩,因为读者会自行代入进去,如果他恰好一个小女儿,他会将第一个喊爸爸的人想象成他自己的小女儿。如果她是一个新手妈妈,她可能会将这个场景当成她的小儿子跟她老公之间的对话。下面我们以女儿为例。
女儿还小,不明白什么是死亡,也不明白爸爸为什么会哭,她很心疼,她可能会伸出小手踮着脚抚摸爸爸的头发,因为她哭泣的时候爸爸就会这样做。她想为爸爸做点什么。她觉得爸爸在摸她的头的时候,她就不那么疼了。于是,她也这样摸了爸爸。她不知道该怎么安慰爸爸,她只是问了一句:爸爸,你怎么哭了?而爸爸也没有过多跟她解释什么,没有告诉她爷爷死了,因为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向她解释死亡,不知道如何解释什么叫分离,为什么会分离,还能不能再见面。他只告诉了她,就像你担心爸爸这样,爸爸也有爸爸,但是现在他不在了。
一句话就够了。在这句话里,爸爸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死亡,但是爸爸还是把失去亲人的悲伤传达给女儿。女儿能get到这种悲伤吗?能。因为从她问爸爸为什么哭的时候,她已经明白了亲人之间的牵挂。读者能get到这种悲伤吗?能。而且是双倍的。他们不但能理解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能理解亲人失去我们时的痛苦。在双重痛苦的夹击之下,读者心里一酸,戳中泪点。
所以,真的需要那么多描写吗?少写一点吧,求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