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我有机会,听到江和平老师的讲座;江老师的讲座真的都是故事,很是精彩;江老师从《有故事的课》《备课与看-课》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交流。她对工作忘我的精神令我折服,听他讲故事,真是对每一个学生,真心地付出每一份爱心,真的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爱护。
江老师说到:“故事是传播方式中最有说服力的一种,故事与本能、故事与儿童、故事与写作、故事与教学。故事满足了人性的一个根本需要,就是抓住生活的模式,并不仅仅是通过理性活动,而是通过私人的情感经历陪伴孩子成长的,故事可以成为开启小学语文学习的钥匙。”让我明白了低年级“图文日记”原来这么有意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运用其中,江老师“以故事为脉络的写作教学策略。”一、创设冲突,二、烘托故事氛围,营造故事心理场,三、借助故事元素激发表达所求。让我明白了以故事为脉络的习作,让孩子们体会、体验,并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对我今后的习作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顿时茅塞顿开,如获至宝,用故事的对话方式,像聊天那样上课自然扎实,真实机智,以文代文教学,故事是一种资源,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策略,让语文生活更惬意。
下午江老师讲到:备课是教学常规的首要环节,决定的教学质量的高低。 备课是对教材编写者的对话,备课是与文本的对话,备课是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备课是与学生的对话。让我对备课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与解读。看课要从四方面着手,一、理论思考,二、教法思考,三、资源思考,四、专业思考,教学要机制要观察,要看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提问的设计、教师的理答、学生的表现。今后再听其他老师的课知道怎么去评,从哪方面去评,真的很实用。
我没有江老师的用心,但心是一样的,用生命润泽生命,或许就是这样相互学习。“我不优秀,但我在行进”广大的语文教师只有努力读书,多读书,真正成为“读书的种子”,我们才能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在广阔的语文教学的原野上,把读书的习惯和方法,播种在学生的心灵中,最终收获沉甸甸的语文的果实,因为每棵草都有一颗开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