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片段】
总的来说,知识的结构化比较清晰,具备“可证伪性”,鼓励受众自己判断;而缺少上下文的信息胜在简单粗暴,鼓励受众直接认同。哪个更容易传播?显然是“一天要喝8杯水”。所以,网上传播最快的通常是严重缺乏上下文的信息。
那么缺少上下文怎么办?再次回到便签法“在一切跟学习有关的事情上,反求诸己”的原则:不抱怨学习素材,给自己提要求。我们要提升学习能力,我们自己来给它添加上下文。这就要求我们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
1. 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
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I:重述原文】
What:
该便签描述了如何在缺少上下文背景知识的状况下,通过追问前因后果以及明确适用边界来对信息进行添加和整理
why:
对于缺乏背景和上下文的知识,人们会更容易记住结论,而却没有批判性思维去思考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
how:
追问前因后果:
①思考这个知识对我来说为什么重要,作者是怎么引入这个知识点的
②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个信息的
③落实到行动会怎样,好处是什么
④若不落实行动,会怎样,未变化的问题有哪些。
where:
这个方法不适用于没有具体方法论的散文等书籍
【A1:关联经验】
案例故事:
过年期间,自己读了《写下来的愿望更容易实现》,对于里面的内容,自己记录的更多是里面的金句,而总共十几个方法论,自己去做的只有两三个。并没有最大程度发挥这本书的作用。
案例反思:
为什么看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的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那可能是因为你只读了,但却没实践,立马去做。
【A2:规划应用】
目标:将《沟通的艺术》第一部分的内容3个方法论在本周运用
行动计划:
①今晚将3个方法论找出来,列出思维导图
②在本周工作的人际沟通中运用三个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