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家都在关注“二阳”的话题,有网友在朋友圈晒出自己抗原检测阳性的照片,表示已“中招”。记者采访省会部分医院了解到,多数医院发热门诊近期就诊人数有所上升,其中因“二阳”发热的患者占大部分,但症状都较轻。哪些人群容易“二阳”?“二阳”症状如何?
发热乏力咽喉痛,“二阳”患者症状不重
“我以为是流感,做了新冠抗原检测后,结果呈阳性。”刘某5月18日开始,出现咽喉痛、双膝酸痛、乏力、头痛、心率加快的现象,但食欲还好。一开始低烧,他不停地喝白开水。刘筑说,自己去年12月“首阳”时高烧不退,最高达40℃,发烧持续了3天,同时喉咙感觉“吞刀片”般疼痛,浑身无力,趴在床上无法动弹。
而这次“二阳”,发烧程度减弱了,最高没有超过39℃,咽喉痛感也明显减弱。“没吃退烧药,就用了点清热解毒的感冒药。”他说,他的症状两三天后基本消失,工作没有受到影响。
今年“五一”小长假后,不少人遭遇“二阳”,但他们反映症状普遍比“首阳”要轻很多。
小何,5月12日开始出现嗓子剧痛,测了新冠抗原后,证明是“二阳”。“咳嗽、发烧、咽喉痛。”小何说,相比去年12月的第一次感染,这次的症状要轻,所以她没有请病假。
郭先生说,他所在公司近80名年轻员工,“五一”假期后较为集中地出现“二阳”,症状都不重,这感染的十余人,目前都已恢复健康。
重症的病例目前很少,对症处理多休息即可。
“这一轮症状相对较轻,大部分感染者选择自行服药。”
近期门诊接诊的“二阳”患者不多,且以咳嗽、发热、咽喉痛、乏力等症状为主。相比“首阳”患者,普通人群二次感染后症状相对较轻,患者自我感觉与得了流感差不多,只要进行对症处理、多休息即可恢复,不必太过担忧。
目前,新冠病毒处于不断变异的过程中,整体体现为传染性增强、侵袭力降低,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内的保护性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二次感染的风险不容忽视。
有研究资料表明,无论是二次感染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临床表现目前看都是相同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重症的病例目前很少,主要是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
由于当下同时出现甲流、普通感冒等症状,大家若有发热等症状,要自测抗原或到医院接受核酸检测,以明确病因、辨证施治。
家中也可适当备些新冠抗原试剂,以及常见的退烧药、止咳药和抗病毒感冒药。
针对包括新冠、甲流、结核病等在内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建议大家在去往人员密集场所时,应正确佩戴口罩,同时做好手卫生,注重手部清洁。一旦感染不要恐慌,对症处理,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或减少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有基础疾病患者不能“轻敌”,及时就医
如果体温高于38.5℃,且已超过3天,高烧得不到有效降低;有明显的呼吸急促、憋喘(呼吸困难)的情况;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出现基础疾病加重;出现新的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比如意识状态下降,不能正常进食等,这些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就医。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对于健康的群体来说,虽然危害较小,感染后症状不明显或轻微,但对于免疫力低下人群、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包括老年人、肥胖者、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肿瘤患者、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等,危害相对较大。
尤其是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他们是发展成重症的高危人群,要关口前移、早期干预,按要求接种新冠疫苗,避免感染或者减少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