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曹老师的读书笔记

        曹国起老师是九年级的英语老师,我们既算是同事,又算是“师生”关系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上初中时他就在原铁匠中学任教英语,不过没有直接给我们45、46班上过课,教其他班级的课,在同一所学校,这不可以称为“师生”关系吗?05年、06年我们曾同在崔庙一所民办学校呆过两年。

      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对于九年级的老师们并没有做过多的要求,一直坚持阅读,写读书笔记的有三个老师,陈娜、赵晨芳、曹国起,每周六上交的读书笔记曹老师是一次也不落,不管看哪本书,都很认真,并且是真看书、真摘抄、真写自己的感悟,并且一丝不苟,笔记质量较高,我曾经问过曹老师,九年级教学任务重,可以少交一次也没关系,曹老师说,“七八年级别的老师都交,我也不愿意落下,看书是一种乐趣,没事摘抄几段,看看书也挺有意思的,感觉看了也不白看,写读书笔记就当练字玩呗。”对于曹老师的回答,我既赞成又有些感动。

     




      阅读(包括写作)、做读书笔记是一个好习惯,需要沉下心来,更需要坚持,读书学习的确是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别人督促,我只是组织一下而已。

     

为曹老师点赞。

        附:曹老师读书笔记摘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他认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教师在每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这和我们国家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是多么惊人的一致啊……

        在我们以前的课堂上,我的感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什么,现在读了这篇文章,更多的则是在新教材的教学上教会学生进行思考。思考,在课堂上可能会占据一定的时间,有时甚至可能感觉着有点“冷场”,但是这非常有必要,在教学中尽量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所花的时间会得到百倍的补偿,思考知识,使得脑力劳动越有效,学生就越能及时完成课后作业,对新教材的理解也就会越深刻。

2022年3月15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