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读此书
1、之前朋友圈有人推荐此书,一本关于追梦的书,书的作者毛姆很能洞悉人性,我是受别人的影响而购买本书。
2、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文学名著,为了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
3、书摘重要语言影响我:书摘提到“本书不仅为我们在梦想和金钱的选择中提供了方向,还为我们在未来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探讨。不仅在指导做人,也告诉我们不要迷失本心。带着面具固然可以,可是别忘记摘掉。”
为了选择月亮,有些人克服重重困难,放弃一切,逆社会的主流前行。这是一种勇气,也需要超强的毅力。
二、认识作者和书名
作者:毛姆,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月亮与六便士》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也为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毛姆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凌和折磨。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却也让他变得坚强和富有同情心。幼年的经历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后创作的多篇著作中无不透露出对人生、艺术、信仰的深刻剖析。
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最小单位,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说法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甚是开玩笑的语气。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
三、本书内容概要
本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40岁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中年男子——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为了追求自己的绘画理想而放弃家庭,经过重重困难,他在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上,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一书气质的氛围,创作出惊世杰作。
四、我的收获和感悟
1、我们终其一生到底是为了追求什么?有的人为了理想不断去追寻,有的人只是怀有理想,有的人终其一生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不管选择哪种生活都没有错,因为“人各有志。”
2、书中刻画的几个人物让我印象深刻,似乎在每个人身上都能看到我们自己:
(1)一成不变的生活让他去追梦
主角:思特里克兰德,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在他那张粗野的,显着肉欲的脸的背后,有着一颗骚动而不安的心。他性情古怪,性格孤僻不喜欢社交,说话尖酸刻薄甚至带有嘲弄和评判。他不在乎吃、对金钱地位不在意,看淡世俗,现实对他无意义,但他追求绘画的目标性却极其明确,哪怕在狭小的阁楼创作,或者在连续几日饿肚子的情况下,甚至在疾病的摧残下,最终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在孤独中实现了灵魂的自由。我们欣赏思特里克兰德这种追梦的勇气,也佩服他的毅力。
(2)其他人物形象的刻画
主角的妻子: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她出身于英国世家,面容和蔼可亲,衣着大方得体,家居布置淡雅别致;她非常能干,家务安排得并井有条;她是一位贤妻良母,关心孩子并使他们富有教养;她结交社会名流,举手投足端庄典雅,在社交场合她总能巧妙地不让冷场出现,还能引导大家的谈话总是环绕一个共同的主题。
配角:戴尔克.施特洛夫,是一位矮胖、生着一双短腿、而且秃顶的人。他心地纯真善良,过着富足、快乐的生活。他是一位平庸的画家,一直欣赏思特里克兰德绘画,也愿意成为思特里克兰德的朋友,他坚信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天才画家。因此,在思特里克兰德穷困潦倒、贫病交加时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不顾妻子勃朗什的强烈反对,把频临死亡的斯特里克兰德带回自己的家里,精心照顾,从死亡线上把他拉了回来,对于思特里克兰德对他的冷嘲热讽全然不顾。最终却因自己的妻子钟情于思特里克兰德而导致家庭破碎。即使这样他依然不恨斯特里克兰德,还主动找斯特里克兰德与他一起回老家,说老家荷兰原始、淳朴的环境会有助于他的创作。在书中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读到他让我对他既怜悯又可恨。他就是一位“老好人”形象,没有原则的人注定只会委屈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活的很累,也很压抑。“你的善良要有点锋芒才对”,它不该成为被人榨取你的工具,也不该成为你不断委屈自己的借口。
3、对于文学著作的阅读,我不仅仅是要阅读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要仔细体会作者刻画的每一个出场人物,这些人物代表着作者的一些观点。比如本书,我们可以写看到特里克兰德追求绘画的勇敢和毅力,摆脱面具生活,摆脱世俗,一心追求艺术;也能看到一个处处带着嘲讽气息的人,穷困潦倒也再追求目标;对于爱情和生活可以全然不顾;
戴尔克.施特洛夫,一个配角,丑陋的外表却有一颗善良的内心,甚至宁愿做一个“老好人”形象。书中的三个女性角色也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小说真的是生活中的缩影,读小说也是让我们与作者对话。
本书我用了3天的时间读完了,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对于斯特里克兰德追寻灵魂自由,追寻绘画的勇气很佩服,但对于他这种抛弃家庭的做法很是痛恨,一个没有家庭责任感和担当的中年大叔,思想还是“小孩子。”我们的一生到底要追求什么?我想每个人读此书的时候肯定也会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