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华杉讲透】:“这又是在讲「本末先后」的道理。德,是成功的底层逻辑,是原理、原则。有的人天生有德,人人都喜欢他,都愿意帮助他、跟随他,愿意让他好。这样的人就是心如明镜,‘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普通人呢,就要时刻戒慎,自检自己的德行,‘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今天让我回想起,第一天读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这里让我看到「德」与『财』之间的先后关系,知道了先后关系之后,就要知晓怎么才能修养自身的「品德」,这其实也就是『明明德』。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第一个明,动词,朱熹说:‘明之也’就是擦亮、使之复归明亮的意思。‘明德’的意思是,那德本来就是光明明亮的。朱熹说,明德,就是人天生的灵性,是‘具众理而应万事者’。所有的道理你都知道,所有的事你都会处理,但是后来怎么就不会了呢?一是为气禀所拘,二是为人欲所蔽。为气禀所拘就是受自己的天分限制。为人欲所蔽,就是利令智昏。一件事本来知道该怎么处理,但是存了私心,就跑偏了,就处理错了。”
「明明德」也就是擦亮自己本来就光明明亮的德性。这里首先让我看到,每个人的德性天生都是光明明亮的,那为什么还要擦亮自己的德性呢?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欲望和环境的影响,德性会逐渐地变得暗淡或是被表面的尘埃遮蔽。特别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加强烈,比如说,当我看到他人用不符合良知的观念在做事或是赚的盆满钵满,比自己苦哈哈赚的多得多的时候,如果内心不够坚定和清晰,很容易羡慕对方,也会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坚守是否正确。加上现实物质世界对人的行为的激励,赚钱就成了最首要的课题,钱就像是一种打分,打的分越高才说明自己是有价值的、有能力的。这个时候就容易被人欲所蔽,也就是被财富和私心蒙蔽了。
因此,即使知道了「德」与『财』的先后顺序,也要回到「明明德」的状态,也就是保持觉知,每天不断地擦亮自己的德性,使其越发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