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在《儿童的语文》第一辑“于永正论语文教学”第四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中,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阐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方法。他主张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本真,用简单的方法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主要内容包括:
1. 回归语文本质:于老师强调,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简化教学方法:于老师提倡用简单、直接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语言材料,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表达能力。他认为,简单的方法往往更有效。
3. 重视朗读和背诵:于老师特别强调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他认为,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背诵可以积累语言材料,两者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
4. 关注学生兴趣:于老师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提倡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入教学内容,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5. 教师的示范作用:于老师认为,教师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于永正老师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一文中提出的观点,为我的语文教学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方法。以下是我结合实际教学的一些具体应用:
1. 简化教学流程:过去,我常常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过多的环节和复杂的活动,导致课堂节奏拖沓,学生注意力分散。读完于老师的文章后,我开始简化教学流程,突出重点,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例如,在教学古诗时,我主要通过反复朗读、讲解诗意和背诵三个环节,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在背诵中积累语言材料。
2. 重视朗读和背诵:我更加注重朗读和背诵的教学。在每堂课上,我都会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通过范读、跟读、齐读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同时,我鼓励学生背诵经典篇章,通过背诵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我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语感明显增强,语言表达也更加流畅。
3. 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尝试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我通过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生动性。这种生动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
4. 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我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在课堂上,我以身作则,用规范的普通话、清晰的板书和良好的教态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我通过自己的朗读示范,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我发现,学生在模仿我的朗读时,不仅提高了朗读水平,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这些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于永正老师“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的理念。简单并不意味着粗糙,而是通过抓住语文教学的核心,用简洁有效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这种理念不仅让我的教学更加高效,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了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