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春季学期正式上课的第一天,语文课是第四节,引导学生了解了单元主题,学习要素和具体的学习内容,明确了总的学习目标之后,开始学习第一课《古诗三首》之第一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本课的最后一个学习任务,是要默写这首诗。同学们默写,我一个个查看,看到杨嘉城边上的时候,我看到,他把“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句里的“阴”字加了个草字头,写成了“荫”,按照现代汉语的写法,他这样写没错,这两个字属于古今异形字,教科书尊重诗歌原作,没有作改动,相同的情况在之前学过的另一首诗里也出现过:“树头花落未成阴”,好多学生会写成“荫”,而且很难彻底纠正。说真的,今天看到杨嘉城同学又写错了的一瞬间,我心中对他很失望的——这才是开学第一课,这孩子也太不用心了,只要是朗读古诗的时候稍稍留神用心看看,就不会写错这个字了。
说实话,有那么一瞬间我是有点儿想批评他的。但是想想才刚刚过完年,才刚刚上第一课,挨批的滋味和批人的滋味似乎都不会太好;再加上我看到这个孩子的书写比去年整齐了很多,之前几分钟也就此口头夸了他,现在紧接着又批他,好像也不怎么“顺畅”。就这样一闪念间,简直有如神助,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你看你,阴字又写错了吧?告诉你哦,可不要擅自替古人改错别字,人家不领情的呢!”此话一出,好些同学都会心地笑了,杨嘉城同学也笑了,赶紧找到改正笔,擦掉错字,写上了正确的“荫”字。
清脆悦耳的放学铃声响起,收起文具,我和学生们一起回家。走在路上,我想,这真是个美丽的故事,我的学生们应该不会有人再写错这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