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丑小鸭》看整本书共读 (儿童阅读指导师初级认证课程·下篇5)
【课程引言】 “整本书共读”与“整本书阅读”之间一字之差,却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以《丑小鸭》为例,详解——如何开展“整本书共读”。
【内容摘要】 从儿童阅读角度看“整本书共读”,是指亲子或师生之间,围绕当下最适合的有价值的童书一起阅读,一起展开主题讨论,并与自己的生命、生活连接从而获得启发和滋养的阅读活动。
教师做好《丑小鸭》班级“整本书共读”的活动过程:
学习准备: 低段或中段,大声阅读全书; 中高段,默读全书,可以用表格、鱼骨图或小标题梳理故事情节。
核心学习: 使用“课堂讨论”加深儿童对阅读本书的主题理解,通过一组问题将儿童思考引向深入。《丑小鸭》为例,比如:因某种标准被社会排斥和贬低的人,应该怎么理解和面对这种排斥?关联当下激发儿童思考故事与自身之间深层次的关联。《丑小鸭》为例,或许自己是只丑小鸭,有自卑心理,你怎么理解周围人对你的看法和做法,自己会怎么做?你又如何对待像丑小鸭这样的同伴……
【课堂笔记】 整本书共读不等于整本书阅读。整本书共读是指亲子、师生间,围绕着一本书一起阅读,一起就书中的主题展开讨论,并将主题与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联结起来,从而获得启发和滋养。把成长中的偶然性变成必然,为孩子努力制造一种“遭遇”,从而引导他的生命和生活。
为儿童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合的书: 首先,这些书一定是经典。经典根扎的深,更能对儿童有深层的影响。其次,这些书涉及到的主题,与儿童当下的生命、生活是高度关联的。最后,这本书的难度,应该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整本书共读如何进行:
第一阶段:流利阅读全书,梳理故事情节(表格、鱼骨头、小标题)。(一起大声读,也可以加入一些讨论内容),这叫“阅读推进课”,低段用得多。中高段学生阅读没有障碍了,可以自己阅读,思考老师预设的问题,全部读完后参加讨论,这叫“主题探讨课”。
第二阶段:提出大问题,深入理解主题。可以做导读单。 第三阶段:与生命、生活相关联,理解自我。
【挑战活动】
(一)请问部编版教材“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籍适合“整本书共读”还是“整本书阅读”?
(二)请针对二三年级学生推荐1-2本除《丑小鸭》外适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经典童书书目,并尝试设计关于其中1本书的共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