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第二天,晚上跟武汉的室友琴聊天,得知她是武大新闻传媒的研究生,也曾在报社工作后,就想让她推荐平台,可以随性地写点东西,因为不想在微信朋友圈熟悉的地方“乱”发,也不想让写作变成任务,让自己又陷入新的压力,听了我的需求,她就毫不犹豫给我推荐了“简书”。
就这样,我与“简书”,偶然邂逅了。
日常中,我是一个特别注重感官感受的人,喜不喜欢,先从视觉、听觉和感觉判断,所以初听“简书”两个字,很喜欢,所以毫不犹豫下载,初试又好用,所以就来了。
简单、书写,既符合我对极简主义的需求,又满足了我随性想瞎写点东西的爱好。
虽然,只遇见了两天,却喜欢上了这里,原因很简单:简书,满足了我想要的。
一,工作很忙,人际关系很复杂,言多必失,所以工作中的话很多都是假话。没地方说真话,也没有人听,所以想找个地方,说真话。
二,生活很累,两个孩子,学习与成长都需要投入精力去照顾,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生活不符合自己对合格妈妈的要求,所以浪漫主义的文艺女青年裹挟着柴米油盐的现实,当然,过程中有美好的体验,我想偶拾一二,做以记录,为枯燥的生活添加点乐趣,也留点念想。
三,我想知道,我是谁?女人真是个感性的动物,我也是。有时候,真性情得让自己都摸不着头脑,我想让自己活得清醒,所以就很想弄明白是什么激起了我的情绪按钮,记录下生活中的酸辣苦甜咸,循着这些线索找到自己,我的喜,我的恶,我的价值观,我的生活态度。这些想法中,哪些是阻碍我的步伐,哪些是让我快速行动,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仅仅就是代表我自己不需要改变的,哪些是可以让我扩容可以更智慧的,我想通过简书,如镜子,原原本本照见我真实的样子,然后帮助现实的我,疗愈和成长。
当我清楚知道自己通过简书想要什么的时候,我便知道了自己前行的方向:
不刻意追求果,不刻意互动和连接,真实地做自己就好。没有评判。没有对错。无需观众。无需掌声。
在简书中,遇见真实的自己;
在简书中,修行。
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所以,房子自在心中,心不动,则如如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