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只在良知上想事情,自然明白
《传习录》:“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华杉讲透】:“天理就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致良知。良知越思考就越精细、明白。如果不在良知上思考,只在那事情会怎样发展上去想,那就不免有毁誉、得失、人欲掺杂其中。我们经常就一个事情思来想去,焦虑抑郁,到底在思虑什么呢?都是自己的毁誉得失,而不是良知、天理。若只在良知上想,自然我心光明。”
凭着良知去思考事情该怎么做,然后就怎么做。
很多时候注意力很容易偏离,偏离到对结果(钱权利)的追求上,而不是对事情的打磨上。做事要冲着事情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不是冲着结果去做。结果是做完事情之后的奖赏。在做的过程中太在意结果的得失跟好坏,会影响做事的态度和心态,进而影响做事的结果。
我也发现自己也容易偏移,要不断地自我提醒,回到致良知上去做事。
1220 我心中有爱,则全世界充满爱
《传习录》:“仁者以万物为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
【华杉讲透】:“仁者与万物一体,如果不能一体,那就是功夫还不到位,自己的私意还没有完全排除。等功夫下到位了,全无私意、全德良知,则‘天下归仁,天下尽归入我的仁心。世界在我心中,我心中有仁,则满世界都是仁;我心中有爱,则全世界充满爱。’就像王阳明说的,都到大街上,看见满大街走的都是圣人!因为自己有一颗圣人的仁心。”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为仁,全在自己,跟别人没关系。不要说社会怎么礼崩乐坏,首先你自己要去爱她!”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两面,而是多面且复杂的。这里的关键是:我选择看到什么。我选择看到什么跟我自己有很大关系,反倒跟外界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什么,没太大关系。
我通过对我看见的事物觉察跟反思,看见自己。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对事件的评价、处理跟对待,是个人的投射。投射没有对与错,重要的是看见自己的投射,进而决定要不要改变它。
1221 只凭着大是大非去行事
《传习录》:“良知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华杉讲透】:“良知只是个是非心。是非只是好恶,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只一个好恶,就穷尽了是非的道理;只一个是非之心,就穷尽了万事万物的变化。天下万事,其实都是黑白分明的。说‘没有对错’,都是各有利益立场,各有私心私利。若能致良知,则一切了然。不问毁誉得失,只凭着大是大非去行事。”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孟子‘四端论’:恻隐之心,仁之瑞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智譬则巧也,该怎么做,就以这恻隐之心去做,以羞恶之心去做,以辞让之心去做,以是非之心去做。不问毁誉得失,只凭着大是大非去行。做到什么程度呢?圣譬则力也,各人自己把握。”
这里让我明白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是,做人做事的评价标准不再是外界,而是自己的良知。
凭着自己的良知做事,具体地说是孟子的四端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去做,做事的过程,不问毁誉得失。好坏由外界分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自然就有不同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