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日历·1130 后悔自己说错话、做错事,还是因为太在意毁誉得失
《传习录》:“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贱其良知者也。”
【华杉讲透】:“如果能切实地致良知,那么平时觉得处理得好的事情,未必就是好,认为没处理好的事情,未必就是不好。恐怕正是由于担心自己的毁誉得失,才自己毁了良知吧!我们常常后悔自己的所说说做,这是良知发现了吗?不是,会产生这个念头,还是因为太在意毁誉得失。如果结果对自己有利,就不会觉得自己没处理好了。”
今天这句话让我明白,做事要致良知,不是致结果。这是人生很重要的课题分离。结果的好与坏自己不可控,但依照良知去做事,自己是可控的。
其次,君子要学会自污,以及不用太在意他人对自己好或坏的评价。如果一个人只有好的评价,说明这个人是个老好人,谁都不得罪;另外,人是复杂的综合体,很难用一个标签,或者好或坏去概括一个鲜活的人。还有就是,评价是自我的投射。
我今年最大的变化是,我不再后悔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行动。说了就说了,做了就做了,出现什么结果都接受。
国学经典日历·1201 越是刻意要心静,就越是静不下来
《传习录》:“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华杉讲透】:“心静不下来,这是好多人的体会。王阳明说,你越是刻意要它静,它就是越静不下来。物来心照,心在那里,总有过路的念头,你任它来去,不要过分关注就是,别把‘不想!’、‘不想!’‘不想!’又变成了一件事。要让心静下来,倒是有方便法门,就是‘观呼吸’。静坐,关注自己的呼吸,悠长地一呼一吸,能让你很快静下来。”
「物来心照」,这个词对我的启发很大,它很精准地描述了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与内心之间的关系。
动与不动是一种相对的关系,当我们发现「动」的时候,一定有一个「不动」的参照物,才能发现异动。
心本来就在那,一动不动,这是原点。
但外部世界会有各种纷纷扰扰的人事物出现,扰乱我们的心弦。这些人事物通常被分为两类,好事跟坏事。还有一类容易被忽视的是:不关我的事。因此,人通常有三种状态。不关我事时的无意识,好事时的兴奋,坏事时的愁眉苦脸跟沮丧。
回到「物来心动」;物是外部的,不可控的,来来去去的物就是那个反应自己内心动与不动的载体,这个物来,头脑没有检测到它的存在,因此我的状态是无意识的;另一个物来,头脑检测到它是个好消息,头脑兴奋、内心怦怦跳、身体是活跃向上的;再一个物来,头脑检测到它是个坏消息,沮丧、痛苦的情绪出现,内心是不舒服的,身体是垂头丧气的。
第一层,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受头脑中已有的认识和想法的影响,个人主观在判断好与坏。其实物是一个中性的状态,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是个人好恶的投射。也就是说,一个物来了、一件事情发生了,我整个人像雷达一样起了反应,说明这件事对我有影响,是我个人的问题,跟事物无关。
第二层跟潜意识有关,身体会有很多不受头脑控制的本能反应。这跟身体减少耗能的系统有关,一些大量重复的事情再次出现的时候,由于神经元的路径太熟悉了,人在接收刺激信号的时候,无需头脑再判断了,直接做出行动反射。比如,当我们走路过马路的时候,成年的我们已经不需要判断,噢这个是红灯,我要站在这里等着;现在变绿灯了,我要走过去了。头脑层面没有这样一个识别、判断、做行为选择的过程的。这些东西在哪呢?在潜意识里。
这里最常出现的情况跟情绪和感受有关;在成长的过程里,会有一些创伤储存在潜意识中,人在面对类似的情况时,过往的回忆会浮现出来,会反反复复地回到曾经的应对机制里,以过去的方式再次应对,比如习惯性地退缩、习惯性地逃避,习惯性的无助。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比如,我小时候不擅长背书、不会写作文,学生时代有很多需要背诵的古诗、课文,每一次都很抗拒,甚至不想上学。
我现在理解,这种机制背后的原因:一是老师不会教,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记住,应对考试。二是没有一个松弛的环境,让大家慢下来,一点一点去讲。同时,我现在也理解了小时候接触过的那些老师,那是他们的限制,不是我的限制。我现在完全不畏惧这件事了。
长大后,我才能欣赏到文学之美。并且我渐渐发现,当我理解了内容之后,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就能记住。老师最重要的是带着大家欣赏,去感受,分析作者创作的底层逻辑。当然,这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这个老师得是作家,才能分析、讲出来作者创作的逻辑,不然就是外行看热闹。这也是后来跟着很厉害的老师学习过的感触。听创作者的讲解跟听分析师的讲解是云泥之别。
「物来心照」是一个修心的过程。
住在深山老林里,什么事都没有的修炼并不是真正的修炼。只有经历这些纷纷闹闹,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内心有多乱、自己的内心在受什么牵动、自己的“过敏原”是什么。反反复复地经历,才能看见它们的存在,识别出来,重新构建新的神经链路,不再延续过去的惯性,做新的选择,给新的回应,一件又一件地「脱敏」。
更高的境界是:不关注、不回应,任它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