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教育》读书心得(七)
文/李现风
本周读《不一样的教育》,即第140--161页。
本次第三遍精读王维审老师的《不一样的教育》,本周所读的第三章给一个共同的朝向这一部分的内容,虽然本周读的页数不多,当冲动的地方很深,反反复复地“煮”被触动的地方。
触动一:王老师说:如果一个故事过于单薄,还不足以说明某个问题。或者这个故事过于短小,不足以成为一篇文章。我的做法是,先写出来,放在一边,时间久了,积攒的多了,很多故事就可以“凑”在一起说明一个深刻的主题,这个时候,小故事的价值也就得到了足够的凸显。最近正在发愁这件事情,感觉有些小细节如实是故事,但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升华不到一个可以表达教育叙事的教育问题上,但有时候过了一段时间自己有想不起来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办?今天重新读王老师的《不一样的教育》,使我明白了,先写下来,放在一边,总会有足够反应一个教育叙事价值的时刻。
触动二:王老师说:对于“顽劣”的学生来说,教师还必须学会宽容,像菩萨一样在包容他们的错误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他们解决问题,指出成长的方向,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和勇气,并帮助他们懂得正向的坚持。这种内外结合、严慈相济的管理,或许才有改变学生的可能。而既善于合理的使用“紧箍咒”,又科学拥有“菩萨心肠”,也算得上是一个成熟教师的标志。虽然第三遍读,但读到这一点以后依然使我眼前一亮,从来没有想过教育可以和《西游记》挂上边,但这一段内容我是反反复复解读,感觉这个比喻很有趣也很有味道,而且意味深长,也是我真正了解了作为一个成熟教师的标志:既善于合理的使用“紧箍咒”,又科学拥有“菩萨心肠”,即得有班规班纪的约束,有的有宽容孩子们的心肠,在宽容的同时帮孩子们之处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孩子们在一次事件中的成长。
触动三:王老师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感动,在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我都会让学生认真地回忆一周以来发生在班级里的好人好事,极力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记录下来,然后以此来评选每周的“最美人物”。这个做法我极其喜欢,自己的班级也曾每学期评选过最美人物,但王老师的做法更使我更使我欣赏,每周评选一次“最美人物”,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更有利于班级的正能量的管理,该做法我准备在班级内尝试一下。让自己也来感受一下这种评选给班级带来的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孩子们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成长。
触动四:王老师在自己的班级,如果一个同学需要反思自己,要进行有效的内省,那么他要写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缺点,还应该有优点,并且把优点放在前面,缺点放在后面。还有一天,写的优点要比缺点多。让他们全面地认识自己,用自己的优点来修正缺点,要远比单纯地抓住错误不放重要得多。这一点也使我受教很深,我也准备学习并且试验一下。
总之,大圆和小圆的道理,我是体会越来越深刻,虽然自己现在掌握的一些知识量微不足道,但越读书越使我想到吴松超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写学生故事是在做行动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学生、持续学习、改善教育,然后勤奋记录、精于反思、改进实践,如此深入循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走上教育科研幸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