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
游戏这个词本身有娱乐性质,但游戏其实很重要。在游戏的过程中,婴儿学会集中注意力,并养成发现的习惯——其中一项发现是沉浸于当下活动的乐趣。此外,他们也会学习如何把概念联想在一起,激发想象力。孩子也是通过游戏来学习与同伴交流。游戏是培养创造力及工作能力的基础,也是探索及发现的基础。游戏是生活的实践。游戏就是婴幼儿的工作,需要获得尊重。
我第一次读玛丽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的著作时,看到她主张:孩子全神贯注于一项活动时,不该被打断。看到她这么说,我很吃惊,那时我还不习惯把孩子的游戏(例如幼儿在地毯上推着一辆卡车,并发出类似引擎的噪声)视为孩子正在工作。孩子游戏时,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运用想象力,建构故事。他们的活动有一个开始,一个过程,一个结尾。这种流程重复多次以后,他们便为完成工作与集中精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孩子的工作其实比这个阶段更早开始。孩子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玩耍,才能接触他双手可以触及的所有东西。如果大人一直告诉他“不可以”,他的注意力会开始涣散。不受干扰的孩子可以玩简单的物品(例如一张面纸)好几分钟。他可以学习如何抓住它,把它弄皱,然后扔出去,再捡回来。反复进行一项活动可能会令你感到厌烦,但孩子不会。孩子投入一项活动时,你的任务是在一旁观察,跟随他的目光,而不是指引他的目光。
孩子不需要很多玩具。大家常说,小孩喜欢装玩具的箱子更胜于箱子里的玩具,这种老套说法往往是真的。孩子只需要几个简单的玩具就够了,例如几辆玩具车、一个纸箱、一个方块体、一个洋娃娃、一只玩偶熊、几块积木。一些变装打扮的衣服也可以激发想象力,但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好。如果孩子只有几个玩具(装满一抽屉或一个箱子),以及一些手工材料(例如颜料与纸),每件东西在玩完之后都可以归到原位。
孩子就像成年人一样,一旦选择太多,就会不知所措,不知从何选起。我们可能以为选择越多越好,但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的实验显示,我们其实不喜欢选择太多。在一项研究中,他发现参试者面对六种巧克力选择时,比面对三十种巧克力选择时更快乐,也更满意自己挑选的巧克力。
选择太多时,我们会担心选错。西方国家的儿童平均拥有一百五十多件玩具,而且每年还会再收到七十多件玩具。这对孩子来说太多了。面对 太多的玩具时,他们更可能在玩具之间换来换去,而不是认真玩一个玩具很久。买很多玩具往往是家长宠爱孩子的结果,他们希望孩子因此对玩具的渴望减少。但你猜结果如何?这招根本没用。
孩子需要自由地玩耍,自己选择及主导活动以培养创意。但有时孩子只想跟你一起玩,他需要的是你,而不是新奇的新玩具。
你可能会觉得跟孩子玩很花时间,你可能也对“变装派对”或孩子设计的游戏不感兴趣。孩子要求你一起来玩,但你有一堆事情要做时,你会觉得很烦。但我发现,花点时间,在游戏一开始的时候投入一些心力,效果很好。例如,孩子要你陪她玩时,她会要求你“跟泰迪熊说话”。可是,接着,她自己就逐渐接手,换成她自己跟泰迪熊说话。
游戏是让孩子主导的时间,他会决定要做什么活动,也会指定你在该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你先陪孩子一起启动游戏,之后随着他沉浸在游戏中,你就可以逐渐抽离了。如此一来,你就有时间去处理你那一堆待办工作。你先陪他玩一会儿,对你来说比较容易,对他来说也比较好。相反,如果你告诉孩子,你太忙了,不能跟他玩,他可能会不停地打断你,导致你没时间做你的工作。而且,那样拒绝孩子也会让孩子觉得,你嫌他讨厌或很烦他。那可能使孩子感到孤独、愤怒或难过,甚至对亲子关系没有安全感。一旦孩子开始玩并感到满足后,他会继续玩下去,不会查看你是否参与,也不会一直缠着你。
无论如何,你总是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一开始积极投入,之后就不需要被迫投入了。亲子游戏是如此,其他的活动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