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1987年出版的老书了,他让我系统的了解了耗散结构是个怎么回事。要想学习还是要读书,系统性的读那些读起来费劲的书,这样才能劲量全面的建立你的认知。而那些读起来很爽的文章对你的成长没什么好处,只能让你自我感觉良好。人的成长都是在离开舒适圈后完成的。只有感觉到难受了,才知道自己不行,才会努力追求进步。
就像你吃饱了躺着减不了肥一样,只有一定的饥饿,加上流汗的运动才能让你拥有健美的身材。物质的快乐来自多巴胺,精神的快乐来自内啡肽。一种是来自外部,一种是来自内心。一个容易得到,一个要付出辛苦。都会让人上瘾,但一个可以让你堕落,一个可以让你成长。
还是说回这本书,我是大部分没看懂。所以我只能挑我能理解的部分看。不过我对书的态度是,只要能给我带来一点启发就值了。
在牛顿力学中时间是可逆的,但在热力学中时间是不可逆的。人家打你一拳,你可以打回去,但覆水难收。耗散系统就是在过程中一些东西从系统中出去了,无法收回,或是要收回就要付出更多的能量。
我们这个世界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个的系统,大到地球、人类社会,小到单细胞生物都是。这一切的过程性存在都是不停变化的,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如果平衡就存在变化了。
根本就不存在完全的孤立系统,所有的存在都是在无时无刻的与外界进行着物质或能量交换。因为没有东西可以脱离我们已知的这个世界而存在。
熵是耗散结构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理解的熵就是越来越乱,要想不乱你就要付出能量去收拾。熵增是自然可以发生的,就像你的屋子越来越乱是不需要费力去做的;而熵减是要吸收能量的,比如你媳妇骂你你才会收拾屋子。
还有个词叫自组织,这个词我比较喜欢。我认为自组织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存在的最底层逻辑。生物为什么会生存,有什么在推动他进行吗?自组织就是这股神秘的力量,让这一切按着一个看似最简单的规则在不停的运转着。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线粒体,为这世界源源不断的提供着能量。
再大到一个城市,国家,具体的事情没有人在管理、协调。但一切都在井井有条的进行着。你的城市没有人告诉你每天要干什么,所有人都只是在为一个简单的原因而劳作,那就是生存。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生存需求,就让城市变得生机勃勃,井井有条。人类社会的所有组织都是在为这个根本目的服务。
这就让我想到,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维持他存在、推动他发展的动力一定是一个简单的规则。就像我们现在的科技,虽然种类繁多,但最终可能还是要回归到一个最根本的规则。也许当我们找到了这个世界的最小构成单元就找到了答案。
我们肉体的存在需要不断的从外界摄取能量,就是吃东西。那我们的精神同样需要不断的从外界摄取信息。一个人不吃东西会死,那一个人不学习同样也会死。看看那些很多年都没有变化的人,其实他们就已经死了。每天重复的活一百年和活一天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精神存在,根本价值就是来自你的精神。当你不学习、不思考就是等于放弃了人的社会属性。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也是更丰富的社会属性。简单的根据生存需要去劳作就浪费了我们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