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上不忍耐,就会扰乱了大的谋略。”
德:德者,德也。内心对礼乐有所感知,对于仁义有所获得,那便是拥有了德性。
但,如果对道德进行了过分的解释,对楷模进行了过度的神话,便是“乱德”,它反而会毁了这个道德,这就叫做“巧言乱德”。
有时候,我们会把一个树立起来的典型,一个偶像,过度地神化,什么都视为最好,最终是会导致这个偶像的坍塌的。
我们需要实事求是,不过分,不夸张,不用把自己喜欢得东西说到天花乱坠。这样会反到让不了解德性的人产生混淆。认为德行过度的厉害,甚至能呼风唤雨。变成了神怪。
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聪明绝顶到像妖怪一样了。
巧言乱德,就是一种吐口舌之快,其实就是小不忍。但是,我们需要控制。
郭子仪就是典型的这个特征。他很注重细节。郭子仪让妻妾们躲开一个来访的新任年轻官员的故事。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案例。
如果我们在小的细节、小的问题上,没有小心,没有注意,就有可能导致大战略上出现问题。
孔子说:是可忍熟不可忍。意思是,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样的事是不能够去做的呢?
而小不忍的这个忍,指的是如果在小的欲望小的诱惑方面,不去注意,不去管控的话,那么,将来,它很有可能会影响你大的谋略。
所以,不要逞口舌之快。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爱他,也一定要去考察。”
孔子经常会讨论关于举荐人才的问题。这句话也是人力资源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
都说他坏的人未必真坏,也有可能是这个人得罪了很多的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导致到家都在说他的坏话,甚至很多人也都是以讹传讹。
都说他好的人也未必是真好,很有可能是乡愿。
所以,真正了解一个人是不容易的。众人都好恶这都是不正常的。一个人有好有恶才是常态。
孔子告诉我们,不要不经过考察,就轻易随大流,要有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乌合之众》就是讲羊群效应。我们很容易别人发表意见,我们也就跟着听。
有一句诗讲的很好:矮人看戏何曾见,只是随人说短长。不要轻易地通过大家的评论,就去认定一个人。
核心还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需要自己去观察和考察。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说:“人能够把道发扬光大,不是道能把人发扬光大。”
这是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推荐书籍《孔子:人能弘道》。
不是说一个人学了道,就变得了不起了。一个人再了不起,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但“道”这个东西,是可以一直持续,一直彰显的。
《有限和无限的游戏》。
所有用道来弘人的人,玩儿的是有限的游戏,有限游戏的人,是以游戏结束为目的的。让自己能够得到一个称号,让自己能够得到一个地位。这个就叫做以道弘人。意思就是说:我学道,我学知识,我发表文章我的目的都是为了成就我这个人这个就是有限游戏的玩家。
而无限游戏的玩家是,希望游戏能够持续下去。哪怕自己死了,游戏也要不断持续下去。有限游戏的玩家,玩儿的都是游戏的边界,让这个游戏越来越好玩儿,这叫做以人弘道。
当我们用这句话作为座右铭的时候,我们能够有一种感觉,与一种宏大感融为一体。我们所作的事情,是具备宏大感的,我们会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在历史上,在文化上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什么样的地位,但是自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游戏依旧在不断地继续。
道,一直在体现,只是我们成为了这个道体现的一个小小的触点而已。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
过错,是创新必备的阶段。如果一个组织不允许犯错,那么这个组织就一定不会允许进步,一定不会允许创新。所以,犯错是一定要有容忍度的。
《清单革命》中提到:错误有2类,一类是因为你不会,所以犯错。一类是因为疏忽,所以犯错。
如果是因为不会而犯错,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会了,自然也就不会再犯错了。
但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地方是:在一个地方持续犯错。一个组织在某些地方不顺,所以才导致持续犯错。所以,我们需要列出清单。
列出清单的好处是,防止我们的头脑进入道自动驾驶的过程当中去,来减少重复犯错的机会。
我们一定要去寻找重复犯错的地方,并且纠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