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此文为短篇小说基础班作业:【创造一个有特殊爱好的人物】
哪些小孩才出生,哪些小孩要长大了,还有哪些小孩在掉牙齿了?梅奶奶每天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为此,她还特意在一个陈旧的笔记本上记录每一个小孩的换牙情况。
前几天孙二哥的小孙子说他的右上乳尖牙有些松动,照时间该掉了。我得抓紧了,不然就拿不到了。梅奶奶一面想着一面去村里唯一的零售部买了些牛奶软糖。其实孩子们更喜欢吃阿尔卑斯,但她从不买。她总是对孩子们说:“阿尔卑斯太硬,会损坏你们的牙冠,长大以后可就吃不了硬东西了。”孩子们不知道什么叫牙冠,她就把孩子们聚在一起,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水彩画:一颗牙齿的剖面。然后就给孩子们解释一颗牙齿的组成部分:这就是牙冠啦,就像给牙齿戴了帽子;牙冠的外面这一层是牙体中最硬的地方,叫牙釉质......
孩子们听得很无趣,但为了牛奶糖,还是认真地学习起来。每次讲完后,梅奶奶就先给大家抓一把。
梅奶奶总会负着一个可爱的帆布口袋:皮卡丘图案有些磨损,把手根部大概是扯烂过,缝了两块蓝色尼龙布,此外,把手上还悬挂着一个小巧的芭比娃娃玩具。较大的孩子知道这个口袋是她死去多年的孙女留下的。每当她在村子里游荡时,帆布袋子里就装满了牛奶软糖。
买好牛奶糖,该返程去孙二哥家了。
梅奶奶抬头仰望,天空蓝得一贫如洗,只有两团白云干净得像是才打上的补丁。梅奶奶看着这两块补丁,很重,重得仿佛要掉落下来。她朝向云朵张开双手,做出要去接住它们的架势,她原地跺脚转着圈,嘴里担忧地喊着:“挨刀的,背时挨刀的,莫要摔下来了。”对于这种举动,村里的孩子们已经见得多了,有些会取笑两声,有些会跑到她脚边学着她的动作。
“梅奶奶,”一个小孩的声音从上方的公路传来,“刘爷爷家旁边有一个小孩,蹲在马路边掏泥巴呢。”
“多大?离坎子近不近?”梅奶奶立即放下手来,眯着眼缝朝声音的方向望去。
“跟我差不多大,离坎子近哩。”
“这个背时的,莫要摔下去了。”梅奶奶三步并作两步就往马路上方跑,一边跑还一边嘀咕。那个六七岁大的小孩留着涎水盯着她的帆布口袋一路跟着她。
没一会就到了泥巴挖得正酣的陌生小孩那里。梅奶奶鸭子般趔趄着步子跑过去,一把抱住他就往马路中间走,孩子扑腾着双脚,对陌生人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哇哇大叫。
“背时的,莫哭了,安全了。”梅奶奶放下他,从帆布袋里抓出一把糖果塞到他手里,“我的乖乖,离坎子远点。我给你糖吃,莫要哭了。”跟着她追来的小孩也在一旁安慰陌生孩子,同时向梅奶奶伸手要了一把糖。
陌生小孩果然不再哭了。
梅奶奶蹲下来看着陌生小孩的牙齿,嗯,上牙缺了一颗乳中切牙,其它地方倒是整整齐齐的,像贴的瓷砖。这一口乳牙可真是美啊,下口中的两颗切牙方方正正,与各自旁边的侧切牙挨着,严丝合缝,像规规矩矩的麻将。那两颗小尖牙呈标准的梭子状,恰到好处地伸展出来,灵动欲滴,像星尘一般璀璨。可惜看不到他的乳磨牙。梅奶奶心里感叹道,这么美的牙齿,差一点就赶上妙妙的一口好牙了啊。这是刘老三的外孙吗?要是拿到这副好乳牙就完美了。梅奶奶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探小孩的牙齿,被他谨慎地躲开了,这一举动惹得旁边的孩子哧哧地笑。
“娃娃,你牙齿掉了送给我不,我用糖跟你换。”梅奶奶抖抖帆布袋,示意里面牛奶糖的巨大数量。
“不,我妈妈说,掉了的牙齿要扔到门柱上,以后才能长出新的来。”陌生小孩一面说一面转头跑了。
梅奶奶失望咒骂了几句封建便沿着公路走去,她还要去孙二哥家找小凯。已经三天了,他那颗摇摇欲坠的切牙也快掉了。梅奶奶去孙二哥家如愿拿到了小凯早上才掉落的切牙,她将那颗牙根还带点血迹的切牙装进一个保鲜袋里,按照约定,给小凯抓了一大把糖。
回家路过刘爷爷家时,梅奶奶驻足不前,心里想着那一口好牙。于是她伸长了耳朵听房子里面的动静。
“……红梅不容易啊,这些年精神恍得很。”刘老三的声音穿过木板墙,带着同情的叹息,“她到处收集小娃娃掉落的牙齿,所以才把乖外孙吓哭了。”
“她要那些牙齿做甚?”刘老三的女儿问道。
“谁知道啊,她就这个怪癖,大概是有些精神问题。”刘老三又叹口气说了声可怜,“她的孙女前些年在坎子边玩,当着她的面摔下崖子。可怜啊,只找到了几颗牙齿,娃娃不知道被河水冲到哪里去了。”
梅奶奶眼睛里滚出浑浊的泪水,嘴里念叨着:“妙妙啊,可惜你那口乳牙还没换完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