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作者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我读的是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译者张睿君。)
合上书,“一念成魔,一念成佛”闪在我的脑海。很多人说哈勒尔是因为嫉妒杀死了赫尔米娜,然而他杀死的是赫尔米娜吗?不是的,他杀死的是沉沦于世俗生活,沦沦于堕落生活的自己。
读赫尔米娜出场后的内容,我一直在思考赫尔米娜、玛丽亚、帕勃罗代表的是什么?是在影射什么呢?读到哈勒尔进入魔剧院后,我又不禁又想那一扇扇小门后光怪陆离的事儿又是要说明什么呢?直到看到哈勒尔杀死赫尔米娜的时候,我突然顿悟了。
赫尔米娜,她是哈勒尔幻想出的一个角色,她是哈勒尔进入糜烂、堕落生活的引导者,同时她也是糜烂、堕落生活本身。哈勒尔生活在时代交替的夹缝中,他的苦恼,他的愤懑。他因为反对战争而众叛亲离,而被视为国家的叛徒的苦闷可想而知。
我想这一时期的哈勒尔是迷茫的,甚至对以前的、过往的坚持是充满怀疑的。正是在这种迷茫与怀疑中,哈勒尔开始随波逐流,开始放任自己,开始沉沦于他以往不屑一顾的“市民”生活。但是他受到的传统的教育理念,他的一贯的生活成长环境,他一直坚持的奋斗目标又让他对自己的堕落,对自己的随波逐流有着深深的不满和抗拒,他就在这种矛盾中时尔沉沦时尔清醒,在这种矛盾中时尔肯定自己时而批判自己,也在这种矛盾中找寻自己。大有“不在沉沦中重生,就在沉沦中死去”之感。
而魔剧院那一个个小门背后,便是一个个不同的哈勒尔。在我浅薄的认知里,我觉得哈勒尔脑子里不同的小人儿在此博弈。最终哈勒尔战胜了自己,走出了迷茫,决定直面人生,直面生活。
这也不禁让我想到自己。一无所有之时,为改变穷困的现状,我发奋图强,埋头学习,那时的快乐简单纯粹。然而当情况好转,却遭遇婚姻危机,那时的我也迷茫,也深深怀疑自己努力为哪般,于是我开始沉迷手机,用手机麻痹自己,然而这种放纵却令人更感空虚。重拾书本,重新开始阅读何尝又不是我的自我救赎之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