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爱?
在这一章中有几个地方我深有感触,我想依次来说说
文章一开头就说了这些一段话: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从中我想到了我们平时也是因为语言和表达方式上的问题而让彼此感觉不到爱。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例如:“你的毛病是你太自私了。”“他对人有成见。”“这是不恰当的。”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以上是不是我们好多时候都会出现的话语?我相信是的。这也就是用道德标准在评判一个人。这样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及需要,不幸的是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满足。
你这么对对方说话,你觉得对方会高兴吗?你是在评判他,他心里肯定不高兴,就达不到你希望的样子。
我们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什么是可贵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例如,我们也许会欣赏诚实、自由以及和平的价值。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看到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我们可能会说:“就去了他就不好的,杀人者是邪恶的。”然而,如果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的语言,我们将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他人。此时,我们就会说:“对于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
例子让我们知道了怎么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是去指责评判别人。要用爱的语言表达。你需要什么你可以表达出来。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在《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中,作者揭示了比较对我们的影响。从中我体会到了比较所带来的痛苦。
有没有发现,对于孩子我们最爱拿去比较。有时嘴巴上不说,但是也会旁敲侧击地去打听班上谁最乖谁成绩最好?其实这也是在比较,这对我们自己还是孩子都是伤害;还有就是去比较老公老婆的,别人家的怎么怎么,对吧?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这就是回避责任。
回想一下,我们大多数时候都用了这个短语。我不得不回家做饭,我不得不去做什么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回避责任的说法。你既然做了还要发牢骚,那你不如不做。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
许多人相信作为父母师长或经理,我们的职责就是改变他人并让他们循规蹈矩。我也曾以为作为父亲,我的责任就是管教孩子。可是,我发现,我可以提出各种要求,但无法强迫孩子们按我的期待生活。盛气凌人并无济于事。是的,我可以通过惩罚来教训他们,但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了,他们迟早也会想出办法来对付我。
这叫强人所难。你是在命令还是在请求?这个在六章会具体说明。但我回忆了我的种种做法,我的说话方式很多时候跟孩子都是在命令。如果你说不是命令那孩子做不到你就不高兴,那你觉得你是在请求还是命令?如果你是请求的话,孩子做不到不愿意做,那你不会有其他情绪出现,那可以说你不是命令。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分辨自己所用的语言,所说的话对别人会不会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