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Cal Newport撰写,他从学生时代(念博士时)就写了一系列畅销书。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第二部分是准则。
理论部分分为三章,阐明深度工作对于组织和个人的意义。
第一章: 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
所谓深度工作就是长时间,专注于一项任务。
这个部分从一些学者以及作者本人的经历,分析了深度工作对于最大程度,最高效的发挥个人才能的意义。高质量的产出等于时间乘以专注度。在一段时间内不断转向新的任务,被称之为浮浅工作,由于注意力残留效应,使得工作效率与思维能力大大降低。
对于大部分工作领域,深度工作是提升工作效能的最重要途径。唯一的例外是公司高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可以通过浮浅工作而成功。
第2章: 深度工作是少见的。
由于互联网时代即时通讯及社交媒体的侵蚀,以及要求保持持续连接的商业文化,深度工作越来越罕见。对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效能的度量,很难量化,因此企业管理者只能要求员工们不断忙碌,如各种会议,回应邮件,打电话等各种肤浅的工作。
肤浅工作的趋势,对于商业来讲是一件坏事,对于个人来讲却是好事。我们可以借由长期的深度工作,形成个人优势,打造个人品牌。
第3章: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这一部分从人生的角度,阐明深度工作对生命的意义。其中一个事例是一位作家,如何战胜癌症的思想转变。"疾病想要控制我的注意力,但我要尽可能的专注自己的生活。"
我们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感受到最好的自我。通过深度工作,我们可以从日常职业生活中创造意义。
第二部分,如何进行深度工作的准则,包括4条。分别是:工作要深入,拥抱无聊,远离社交媒体以及摒弃肤浅。这些准则对于提高我们的深度工作能力,有较大帮助。
准则1,工作要深入。
心理学实验发现,人们为了维持工作,一整天都在抵抗各种各样的欲望。我记得某一个美国总统说过,每一分钟他会有6次出现性的欲望。抵抗这些欲望在不断消耗我们的意志力。而最终的可能是我们很容易变得注意力涣散,无法集中于工作。加入特别设计的关联和固定程序,使得进入并保持高度专注,成为可能,而对意志力的消耗则可以最小化。为达成这一点,作者提出了6种可行策略。
准则2,拥抱无聊。这个标题令人费解,是一种反话。他的第1个例子是一个犹太教徒钻研教义的故事。通过钻研犹太教典,他每天都在挑战心智极限。最终他在商业上的思维能力,获得明显的提升。其他一些有助提升心智的"无聊"行为包括,记住一副扑克牌,在计划休闲之前安排一个思考主题,作者把它称之为"有成果的冥想"。
准则3和4,由于其中大量内容与前文重复,且该部分主题不是我的困惑所在,草草浏览后,基本放弃阅读。
对照思考:
本书激发了我相关的思考,所以对我来说它是有价值的一本书。但整体持保留态度,我会给它4星的评价。
对于专注的重要意义,之前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深度工作,浮浅工作的概念是第1次了解,有一定的价值。深度工作不等于专注,毕竟灵感飞扬的时刻,其实并不常见。但至少把我们意图深入工作的时间与浮浅工作的时间做一个区分,是有意义的。
深入工作的实践原则,在每日的日程中加入关联和固定程序,这一点我已摸索出来,并每天都在实践,感觉利用这一点之后,无聊浪费的时间大大减少了。我习惯利用顺口溜,把自己要做的一些事情固化。譬如运动内容,由于我的颈椎病,我每天要做相关的运动,有30多个动作。用顺口溜记忆这些动作使我每次都能在坐车,等车甚至走路的时候轻松无遗漏的完成全部动作。
拥抱无聊。在生活中加入,看似与工作学习无关的"无聊"心智训练,这一点我认识不足。虽然买了好几本记忆术,但是没有坚持下来。甚至我现在依然觉得,似乎没有很大的必要性。不过也不一定非要去练习某一种记忆术作为心智训练。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心智训练。但如何提升其训练的价值,甚至如何展开训练本身,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最终最关键的是,如何实现专注的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步骤,分阶段的可行的目标。这一点可能比任何其他方法更加重要。没有一个专注于我们心智中心的目标,我们终究将会被各种无聊的事情,拉走注意力。我认为我们的所有个人管理书籍中,对这一点强调都不够。这一点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但如何用大量的篇幅进行反复但不重复,不令人腻烦的强调,这是一个问题。这也许是人们无法着重强调的原因。
有了一个我们热衷的目标,我们是不是就一定能够实现深度的工作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认为我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尚不能把长期的目标分解到每日的具体任务之中。也就是说我还没有建立每日,或者更短时间单元的细化目标,并用该目标指引进步的习惯。如何分觧问题与目标?这其实就是思维的能力。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如何有效的度过?这个问题,对我们的思维能力是一个时刻不断的挑战。
所以自我管理就是一个时间管理问题,而时间管理问题是一个思维能力的问题。
一个长期目标的达成,可以类比于,在课堂上做出一道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题目。如果从头至尾完成一道这样的题目,正常需要二三十分钟。但能够按程序,按步骤,一步一步的完成整个过程的学生少之又少。
少部分同学学得很好,他们做起来很快。其中一部分会按照要求的最低标准做完,然后坐在那里无事可干;另一部分在按最低要求完成之后,会继续完成更多部分,利用起全部的时间;还有个别同学会想出新的解题方法(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后,这样的学生基本上已经消失)。
但是我其实最关心的是那些不太会做,但对相关前知识有所了解的学生,因为他们和我目前面对的问题一样茫然。或者说,它是所有人类在面对困难时的一种状态。在某种意义上,求解一道难题,也是求解人生问题的一次次演练。这一部分学生,有的直接放弃,坐在那儿没事可干,或者玩手机;有的写一些可有可无的公式,或者慢悠悠的把题目抄写一遍,总之他们看起来也在忙碌,似乎没有偷懒;令人敬佩的是这一部分学生: 他们做得非常非常的慢,也许这道题本来只要20分钟,但是,20分钟过去之后,他还只写了少少的一部分,他不断的翻阅前面的相关内容,但他沿着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在前进。你会感到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就能够完成这道题目。但这样的学生几乎是绝无仅有。这也很正常,因为有这种面对困难勇气的学生,他很快就会克服困难,跨越会与不会的界线。大部分学生,会或者不会,是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但对处在会与不会边界线附近的学生,假如我能够一步一步的向他提问,甚至,我只要提出前面几个提问,然后问他,接下来的一步应该求什么,怎么求?他通常能够一步一步回答问题,做出题目。这时我常常会说,你看,这不都是你自己想出来了吗?
所以我常常会想,并且问他们,为什么你们不能自己这样问问题,一步步的思考完成呢?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对于一个已经学会了的人,这个提问程序,根据思路一步一步前进,当然没有难度。但对一个头脑里并没有思路的人,问题就非常困难了。提问本身是在为他引导关键的思路。所以,解决问题的难度似乎不在于任何具体的行为,而在于对行为的引导与安排所进行的思考。高度明晰的思维能力,能够把一切困难的"做",变成近乎事务性的工作。听起来很不错,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是,希望把自己埋藏在不用动脑的轻轻松松的事务性工作中吗?
归根结底,无论是写一部小说,或者提升自己的某一项重要能力,我们需要的其实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提问展开思路,进而有的放矢前进的过程。我对写作的知识储备不可谓不充分,对相关的前知识也足够了解。但却迟迟无法下笔,或者就像那些偷懒的同学一样,在磨时间写下一些无关紧要的文字,以向别人,尤其是我自己,表明我一直在行动,我很努力。但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变相的懒惰--因为缺乏应有的思考,提问,以及针对问题进行直接提升改善的有效行动。而这显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怎么办?就像我的学生经常告诉我,题目看得懂,而且感觉没什么难度,但做起来却发现会做的很少。我总会回答说,"那你应该去做题,不懂的地方一点点去问,去学,去补,做出几道题之后你就会发现,你能做出很多的题了。"类似的,我读小说,能够读得津津有味,也能够从词语,文笔,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各个角度,对之进行分析,但真让我自己写下一篇小说,却同样觉得无比艰难,因而迟迟无法下手。
我的困境和我的大部分学生们一模一样,那就是缺乏勇气的惰性。谁又不是呢?所以,我该做的就是我可能对学生说的,"去做,去写,去补拙,别无它法。"理论终究要靠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发挥其价值。
行动力的本质,不仅仅在于行动,而在于发掘出本质的问题,并据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