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饭时,孩子像在讲一个笑话一样说,“妈妈,我吃饭很慢,是不是像乌龟一样呀”,我反问道,为什么形容自己是乌龟呢?孩子说,“乌龟不就是做什么事情很慢吗?老师还会在写作业慢的小朋友的脸上画乌龟呢。”
听完这句话,我的心里瞬间凉了。作为老师,怎么能这样惩罚孩子呢?我赶紧询问孩子老师有没有这样惩罚过她,孩子说,“没有,但是我的同桌被画过小乌龟,他当时都哭了。”我连忙又赶紧询问孩子被画过小乌龟的同学,后来写作业速度快了吗?孩子说“有时快,有时还是慢”。后来我又连忙询问这样的惩罚方式,有多少次,孩子说,“只有一次”。
针对这样的惩罚是否有效,我先不做评价,可是我觉得这样的行为却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这让我想到今天看到的书《正面管教》, 赢得孩子合作最好途径是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其实对于孩子,我们越是要控制他们,他们就越是不屈,并且越是远离我们。所以,对大多数最惹人讨厌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爱的孩子。所以,不要用惩罚来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这不能永久性的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鼓励来帮助孩子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累效果。如果再出现行为问题的同时,无法给予孩子鼓励,或孩子无法接受鼓励,在冷静期之后立即给予孩子鼓励是相当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