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石之静气,方能成大器
文/于欣彤
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的属性,山有山的深沉,水有水的灵动,石有石的宁静,让内心保持石一般宁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学石之静气,方能成大器。
公元234年,诸葛亮出祁山伐魏,魏明帝命司马懿赴前线迎击。经过战争初期所形成的布局,两军陷入了相持的状态。
虽然在战场上两军是持平的,可视其内部却不然,因为蜀汉劳师远征,消耗巨大,而魏军则是固守家门,以逸待劳。况且魏国的国力要远较蜀国雄厚,在战争的供给上,蜀国明显是居于劣势的。因此,诸葛亮务求速战。
但是司马懿坚壁不出,牢坐于军营之中,如同一方顽石,只是静静地等待蜀军粮食用尽、撤兵而还。
虽然蜀军反复搦战,魏军就是不予迎战。司马懿做足了石头般守静的功夫,连日紧闭塞门,任凭蜀军如何叫骂,只是充耳不闻,唯求日日安闲。
为此,诸葛亮采用了激将法,找了一箱妇女用的饰物送给司马懿,以此来讽刺他缩头缩脑,打起仗来就像女人一样胆小。然而,司马懿岂能如此轻易地中计呢,看着那一箱女人的饰物,他仅仅是一笑了之,因为他深知诸葛亮的用意所在,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但是,司马懿本人有这种老谋深算,他的那些部将见到主帅如此受辱,可就不答应了,非要出塞迎敌。司马懿见众愤难平,就故意以退为进,也装作忍耐不住,扬言要领兵出战,但是却又声称固守不战,是皇上的旨意,若要出战,则必须先请示皇上。
上表的结果是,魏明帝不许出战,并且派遣了骨鲠之臣辛毗手持象征着皇权的使节来做司马懿的军师,以节制他的行为。
而后,蜀军再来挑战,司马懿就做出要带兵出击的表示,然后见到辛毗仗节立于军门之处拦阻,便又安然无事地退回来。
与司马懿每天的悠游闲适相反,诸葛亮却是日夜操劳,积久成疾,身体变得非常虚弱。时间也快,两军对峙已经百余日,司马懿依然不肯应战,而诸葛亮却病倒了,未及撤兵,就辞世与军帐中。
这一次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司马懿所奉行的以逸待劳、以静制动之战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像司马懿这样,有石之静气,方能成大事。
有文云:“心欲静,虽华堂锦饰,而有茅庐野墅、山窗云溪之意,置身心于静境,唯供石能使心性清肃尔。而燥焊顽璞,未能致其雅意。故以华彩盎然者娱其目,嶙峋突兀者旷其志,平远朗阔者舒其胸,玲珑精巧者智其心。文藻之余,雅从意出,意蕴韵也。若标怪异为雅,则沦雅为次俗一等矣。石不知其风雅,而人以臆想加诸石者,心造一境,以寄意也。意生于境,境生于景,景蕴于韵,韵出于心性之寄托。韵有质,文藻骨之也。”
能让内心保持如石般宁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漫漫人生路,并不总是阳光静好,诸多时候却是风雨兼程,如同飘摇在海里的小船,很多人的人生都是波折起伏,充满坎坷,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有的人难免心浮气躁,乱了方寸,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一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反之,心静神定,心若磐石,方能生出智慧,进而审时度势,理性地思考问题,如此便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和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每临大事有静气,方为大家风范。
“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石头是充满灵性的,是天地孕育的精华。它看上去也许是枯寂的,僵硬的,无生无长,无声无息,但却蕴藏生命力,在不生中有生,寂而不灭。
子曰定、静,心安而后智从虑出,怡然自得也。佛言得大自在也。道言自然也。明自心见自性,洒然通脱也。
石有静气,依之平矜释躁,以祛心之浮荡,此乃石之静韵。
静能修身,静能生慧,其实老子对于“虚”和“静”的提倡,归根结底也还是源自于“道”的。“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无形无象的,这就是“虚”。而“静”呢,是直接与老子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相联系的,也就是“无为”,“静”就是“无为”的重要表现。因此,可以说,“致虚极”和“守静笃”就是“道”对人的行为所做出的基本要求。
诸葛亮在写给时年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在短短的几句话中,诸葛亮三次提到“静”字,而诸葛亮在此谈论的是人生中最为根本的修身、养德、明志、成学的问题,由此可见,在诸葛武侯看来,“静”对于人生修养是多么的重要。
而也正是凭着这种“致虚守静”的长期修养和持续的历练,诸葛亮才能未出茅庐而晓天下三分,才能位居汉相,功高至伟,才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能够以非凡的智慧和高洁的人格而垂范千古。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写道:“臣本布衣,鞠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与乱世,不求闻达与诸侯。”这并非完全是谦辞,而的确是当时的实情,也是诸葛亮秉持石之虚静的一种体现。
人生在世,求淡雅之美,淡名,淡利,无争,无夺。一切自然,一切脱俗,一切入幽美邈远的意境去。时间从来不回答,生命从来不喧哗。石不能言最可人,心若如石安静,人生该多静好美丽!一方奇石,海枯石烂,美石之妙不能言,生命不必染喧哗!宁静至此升华,正如诸葛亮的座右铭:“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