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任教的学校五个周,六年级的数学上了四个周(第一周工作没有定下来,暂时跟校中园的老师招呼小班的孩子了一个周),来现在任教的这所学校之前,也就知道这个班的数学基础比较差,包括其他学科。毕竟都是同一个镇内的小学,我又是镇内的数学兼职教研员。全镇六年级有14个班,这个班数学平均分名列14个班的第十名。其实不单是这个班的基础差,全镇这个年级14个班的数学都比较弱,刚刚过去的一年年末统测,这个年级数学平均分不到60分。
从近四周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来看,也有七八个学得比较好的同学,而且比较聪明,数学逻辑思维也还可以;总体上感觉“尾子”比较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惧怕交流发言;而且总体上显得比较懒惰。从第一单元检测的情况来看,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就是考得好的同学90多分,但二三十分的也有十来个;另一个问题是存在抄袭作业现象,有的同学他自己写的字自己认不出来。
针对这样的情况,今天早上我给同学们讲了几方面。一是平时的测试,包括作业,不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全部做起,你能做多少做多少,关键是要独立完成;如果是抄袭的作业,那就不要交给老师批改了,因为这样做的作业是不起任何作用的。二是针对部分同学写字用笔很轻,字很小,告诉他们记住一条:“写字一定记得要用力一点,一个人的字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写字用笔轻的同一般做事都不是那么扎实,显得轻浮,我们要做一个做事有板有眼的人”。
我在思考,接下来教学的重点还是要放在“重基础”“抓落实”上。“重基础”,就是针对基础差的同学,还是选择一些基础性的、简单的题目让他们做在作业本,不能总是“齐步走”,宁“精”不“广”,否则,到头来很多同学脑子里就是“一锅粥”。“抓落实”就尽可能老师亲自批改作业,小组长批改的方式很容易导致他们抄袭作业;针对他们“作业尽快做好就想到操场活动”的特点,完成作业的就给他们多活动,基础差的还是减少作业量,降低作业难度,做完老师布置的针对性的分层作业就多给他们活动,以提振他们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