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中)
答聂文蔚(二)
【一八五】只在康庄大道,不入旁蹊曲径
得书,见近来所学之骤进,喜慰不可言。谛视数过,其间虽亦有一二未莹彻处,却是致良知之功尚未纯熟,到纯熟时自无此矣;譬之驱车,既已由于康庄大道之中,或时横斜迂曲者,乃马性末调,衔勒不齐之故,然已只在康庄大道中,决不赚入旁蹊曲径矣。近时海内同志,到此地位者曾未多见,喜慰不可言,斯道之幸也!贱躯旧有咳嗽畏热之病,近入炎方,辄复大作。主上圣明洞察,责付甚重,不敢遽(jù )辞;地方军务冗(rǒng)沓,皆舆疾从事。今却幸已平定,已具本乞回养病,得在林下稍就清凉,或可瘳(chōu)耳。人还,伏枕草草,不尽倾企。外惟濬(jùn)一简幸达致之。
[译文]
来信已收到,看到你近来学问骤进,欣慰之情不可言表。仔细读了几遍,你虽然有一两处理解不透彻的地方,那是因为致良知的功夫还不纯熟,等到真正纯熟了自然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了。就好比驾车,既已走上康庄大道,偶尔也会出现迂回曲折的情况,这是马性没调教好,缰绳没有勒齐的缘故,然而既然已经在康庄大道上了,就绝对不会再误入歧途。近段时间,纵观海内的诸位同志,认识能达到你这般高度的还不多见,我的高兴用言语无法形容,真是圣道的幸运呢!我身体原有咳嗽怕热的毛病,到了炎热的南方,便复发得更严重了。皇上圣明洞察,托付责任重大,不敢立即辞去。地方上军务繁杂,均是带病处理的。现在幸亏是把叛乱平定了下来,已经上本朝廷请求退休回家养病,如果能得以在家乡山林之中消暑养病,或许病会慢慢好起来。现在我即将回家,趴在枕头上给你回信,草草数语难以表达我的倾慕和企盼之情,另外,给陈九川的信请你转交给他。
释疑:
先生指导学生说,他致良知的功夫还不够纯熟,就好比已经在康庄大道上了,虽然还有各种驾驶问题,但绝不会再误入旁门左道。
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要老想着走捷径,一步到位,没学会走就想跑。刚开始的时候还不能领悟天命、天道,只能是“修身以俟”,通俗讲就是“但做好事,莫问前程”。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上一封给聂文蔚的信,主题是良知治世,用良知治理天下。这封信叫作功夫论。从上一封信到现在这封,已经过去两年了,此时的聂文蔚已经上了心学之道。上一封信是阳明先生给聂文蔚讲良知治天下的宏愿,这一封信说的是怎么在自己身上长功夫,也是阳明先生功夫论的一个总结。这是阳明先生论学书的绝笔。他在广西把事情处理好了,在准备返回的路上给聂文蔚写的这封信。然后病日益深重,就死在半路上了。功夫论成了阳明先生的绝笔,对我们也是一个情感上的激励。
这封信开篇说得到你的信,知道你近来学习突飞猛进,我的高兴、安慰不可言表。我聚精会神地看了好几遍,其间虽有一二处不那么纯粹和彻底,却只是致良知的功夫尚未纯熟,而不是别的毛病,到纯熟时,你自然就不会有不够纯熟、不够莹彻的地方了。就好像赶车一样,你已经上了康庄大道了,偶尔有拐弯处岔道口,乃马性未调,衔勒不齐,这都有可能,但你已经走上了正确路线了,在康庄大道中,你就不会被骗到邪门歪道上去。近时海内同志,到你这种程度的还不多见,所以说聂文蔚虽然入学晚但进步快,喜慰不可言,因为良知之道后继有人,这是良知之道之大幸。
批注:
①《答聂文蔚二》。嘉靖七年(一五二八),十月发于广西。为阳明绝笔之书。聂文蔚,指聂豹(1487—1563),字文蔚,号双江,江西永丰人,累官至兵部尚书,追谥贞襄。曾在福建得见阳明,一见而心悦诚服。阳明既没,聂豹痛惭昔之未称门生,乃北面拜祭,始称门生。
②得书。聂豹来书,载《双江文集》(嘉靖甲子[一五六四年」本,卷八,页一上至六下)。该书题目下云丁亥,即嘉靖六年。大概六年之冬或七年舂夏方到,或早已收到。固军事冗沓,迟而未复,亦未可知。
③谛。审也。
④咳嗽。据七年十月阳明疏请告,阳明六年承乏南赣,为炎毒所中,遂患咳痢之疾。入广西炎热之区,毒益甚。
⑤具本。呈文,即十月之疏请告,而十一月卒于江西南安矣。
⑥瘳:本义:疾病消失了。
⑦惟濬。陈九川,参看第二〇一条,注二。《致惟濬书》载《全书》卷六(页三一至三三上)。
净心斋笔录
2023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