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自己,信任孩子,信任老师,很重要
彤彤,3岁。彤彤在幼儿园时,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性格比较内向,在老师的引导和陪伴下,有明显改善。彤彤经常感冒,虽然不是很严重,但妈妈为此很焦虑,一直责怪幼儿园老师没有照顾好孩子,孩子是在幼儿园被传染了。每次出现感冒症状,妈妈都会将孩子带回家中,一般都会休息很久才来上幼儿园。反反复复,孩子一直在家和幼儿园之间来回。
通过与彤彤妈妈的多次接触,对彤彤总是生病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
妈妈很焦虑,她总是担心孩子会生病,而当孩子真的生病时,又表现得过分恐惧。彤彤会认为生病了就可以不用去幼儿园了。
彤彤还处在秩序敏感期,已经形成的秩序被一次次打破,这会让她感到不安。在家里和幼儿园之间的秩序中不断被切换,更加深了孩子对上幼儿园的抗拒。这样导致生病的概率越来越大。
妈妈对老师的不信任,其随意指责的态度和做法加深了孩子对老师的不信任。
全职妈妈的价值感问题。因为没有工作,妈妈将全部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了彤彤身上。彤彤生病会让妈妈觉得自己很不称职。
孩子不自信。因为妈妈空余时间比较多,都爸爸和整个家庭的控制比较多,家庭氛围比较紧张,彤彤的自信心明显不足,对妈妈的话比较顺从而依赖。
指责型的妈妈。妈妈从小常处于不被肯定的状态,对别人不满意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对自己的不满意。
孩子在入园时出现的问题,其实很多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而是与父母在给孩子传递信息时是不是勇敢地,充满力的有关。父母的一些经历也限制了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妈妈觉得幼儿园是黑暗的,不好的环境,她这种紧张焦虑的心情就会导致孩子也对幼儿园充满恐惧、担忧。
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入园焦虑的孩子身上,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比,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正确看待孩子入园生病。孩子刚换了新环境,因作息时间有变化,饮食也有变化,有可能会有短期的不适。另外,幼儿园是集体环境,与家中人少、卫生更好的情况相比,难免会有一些病菌,如果孩子免疫力偏低,就会承受不住。再加上孩子与妈妈分离导致的情绪低落,就更容易生病。要改变这种状况,妈妈首先应该放下焦虑,与孩子共同度过这段分离的焦虑期。
弱化生病这件事。把对生病的恐惧降到最低,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坚强。孩子在潜意识里觉得只要生病就可以不上幼儿园,父母又不断的提醒。孩子就会被植入这种观念,从而加剧了生病的程度。家长要给孩子正面的鼓励,让孩子一点点坚强起来。
妈妈需要建立新的价值感。妈妈应该将视线从丈夫和孩子身上移开,关注自身的成长,从一个“小孩子的状态”长大,学会担当,而不是仅仅通过孩子来展现自己的价值。
妈妈需要改善与爸爸的关系。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同时,幼儿园老师要积极与孩子建立新的信任关系,并引导孩子多与小朋友互动,让其能尽快融入集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