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认知驱动》的第一节到第三节,每一节对我产生了一定的思想冲击,以前看到过的道理,在这里再次看到,却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第一节的标题是复制:不要浪费生命给你的无限可能。
周岭从碳基生物和硅基生物延续生命的相同点——复制说起,证明了生命想要有活力,就要不停地复制,而不是像水变成冰,或变成水汽那样,只做形态上的转换。
“复制”和“转换”是世界的两个底层概念。很多职业其实都是在通过转换来换取生活资料,比如厨师想要得到更多收益就要多做菜,这就是用劳动来换取工资。
但如果厨师钻研自己的独门配方,以技术入股餐饮行业,即使不做菜也能获得一份足够多的收益,他还可以通过拍视频教大家做菜,只要有人点开看,收益即使不多也能源源不断。
这让我想到最近跟一个公司前同事的聊天,她是一个美工,因为怀孕生子辞职了,几年来换了几份工作,工资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
两个月前,她因为疫情不方便找工作,为了养孩子交房贷,随便接受了一份工作,这家公司包括老板只有6个人,实习期工资是六千。
这份工作工资不算高,但特别忙,除了吃中饭的时间,期间她能忙得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而且公司不大,流程还挺详细繁琐,每天要写工作报告,汇报工作进度。
工作压力大到她大姨妈都紊乱了。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提转正,只给她加500块钱,一气之下提出离职,没想到对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离职后她继续找工作,跟我感叹找工作不容易,人事上来就问结婚否,要二胎不,而且感觉美工这个行业越来越没前途,所有的人事都觉得美工比较廉价,工资比文职高那么一点,还要会得多,事情还不少,感觉真的很难。
我建议她找一个不是特别忙的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提高自己。还记得之前她尝试过给人做美甲还是纹眉的副业,也没能继续下去。
现在想想,她的工作其实就是在转换,而不是复制,不管是美工还是美甲,本质上都是做一天就能有一天的收入,并没有将它转换成可以复制的东西。
如果她始终意识不到这一点,也许真的会在美工这个行业把路越走越窄,然而人的思维认知真的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提高,我很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她,但感觉她不是个爱看书的人。
言归正传,说到第二节价值:用价值规律看问题,你的人生会发生巨变。
这一节对我的冲击是最大的。为什么世上投身写作的人那么多,最终获得一定影响力的只是少数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的写作不能给读者带来价值。
只有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方对等的回馈。
这就像做自媒体写作一样,你自身的技能是否过硬,能不能给读者带来价值,不管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是解决读者的疑惑,或者仅仅是给读者提供了情绪价值,关键点都在“价值”二字。
写采访稿时,我也意识到价值这一点,上过很多写作课,所有老师都强调一点:要有读者思维,不能自嗨。
所以当我采访到特别有价值的故事时,会很激动,写起来也很有感觉。比如清迈大哥的故事,他把在泰国生活如鱼得水的秘诀讲了出来,这就是一种对读者有用的人生智慧。
比如硅谷的小羊,她用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一个小康家庭的普通女孩,也能通过一步步的努力,最终在白人男性的群体里侃侃而谈,获得他们的欣赏和认可。
这就是文章带给读者的价值。
如果每一篇故事都只是在讲一个普通人琐碎的生活细节,有几个人愿意看呢?
当然,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成了爆款,比如很多涉外婚姻的故事,之前都很受欢迎(最近限流了),大概是因为它能让读者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吧。
如果都像我简书里那样的碎碎念,就完全没有任何价值了。周岭每次提笔时,都会问自己:这篇文章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再看还有价值吗?如果没有,那就没必要写了。
也许短期内我们还做不到让自己的文章在这么长时间内有价值,但至少要在能力范围之内,做到尽可能的有价值吧。
生产对别人有用的东西,永远都是写作的指南针,其他事情亦是如此,价值交换规律放在哪里都会起作用。
要记住,能够给他人提供价值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关注和认可。
一旦我们把视角从“我想要”转到“我能给”,眼中的世界就会焕然一新吧!
在输出价值的同时,还要不停地输入知识来给价值加码。愿意并舍得在学习新知上投入大量资源,才是一个人能够坚持不断提供价值的源泉。
第三节利他:毋庸置疑,利他是最好的人生
利他这个词听起来挺鸡汤的,但是很多之所以成功,都是因为具有利他的精神。
这个成功不仅仅是获得物质上的成功,也可以指精神上的成功。
硅谷小羊之所以成功,是缘于她对给社会创造价值的热爱,鼓励着她一步步走出舒适圈,快速成长,创造价值,然后才被老板看到,给她机会。
我在文章中写道:财富从来不是我奋斗的目的,只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品。这句话被人质疑,如果小羊的年薪不是四百万,而是四万,你还会这么说吗?
对于这种质疑,我有些感慨,对世界上某些人而言,物质成功才是真的成功,至于利他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那不过是虚假的自我安慰罢了。
隐约记得不知是谁说过,当你热爱一个事业并且努力把它做到顶尖时,财富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罢了。
即使最后没有得到物质财富,但精神上的财富又该如何衡量呢?之前采访过的毕殿龙老师,几十年来一直醉心教育公益,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夏令营,费心费力地拉赞助,策划各种精彩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难道做这件事能让他得到很多物质财富吗?
不说副业,他的主业是报社接待群众来访,帮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很多事情看着不大,但是正是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特别费时间和精力,然而毕老师却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
他说自己每天都过得特别满足,特别幸福,晚上一躺下就能睡着,从不失眠。很明显,他并没有从中获得很多的物质奖励,可是却得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精神满足。
小羊之所以进入科技行业,也不是因为这个行业工资高,而是因为她发现科技很神奇,一群人做的一件事情,居然能够影响和帮助到很多很多人。
她才27岁,还很年轻,还在探索更好的回报社会的方式。说不定哪一天,她就会辞掉这份高薪工作,去做另一份收入不高,但是能带给她幸福感,同时能改变世界的工作呢?
其实不管她将来变成什么样子,至少现在我很认可她利他的理念,和她曾经付出的努力,比起我这样只顾得上自己的人来说,她付出的已经比我这样的人多太多了,那么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批评她,去道德绑架她呢?
利他的结果最终还是利己,但不要以利己为真正目的,用利他作为明面上的借口去做一件事,毕竟日久见人心。
然而利他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去讨好别人。利他的途径是创造价值,所以我们既要有利他之心,也要有利他之力。
就像小羊说的,现在我要不断地积攒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将来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因此父母在爱孩子的时候,不要忘了提升自己,情侣在关爱彼此的时候,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用自己的优秀去带动对方共同进步。
即使暂时做不到利他,也不用苛责自己,重要的是做真实的自己,只要在心里埋下利他的种子,剩下的交给时间,让它自己生根发芽就好。
——《认知驱动》的前三小节给我带来的思考